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阶段性推进的独特产物,是东亚地区独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梅雨季也是我国季风性降水最为显著的季节。梅雨季节的气候特点表现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时数少等。江淮流域常年平均梅雨量达300多毫米,可占年降水量的30%—40%。我国梅雨季节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区域性特点较为明显。1951...
2024年的小暑第一天是7月6日,农历六月初一,对应的天干地支纪年是甲辰年,辛未月,辛未日。巧合的是,这一天正好是第一个未日,因此2024年的出梅时间就是7月6日。综上所述,2024年入梅出梅时间表具体时间为:2024年6月11日 — 2024年7月6日。这意味着2024年的梅雨季节将持续26天。今年夏天雨水多不多?有农...
防“梅雨病” 长时间高温高湿天气易引发胃肠道、心血管、关节、皮肤等方面的疾病,统称为“梅雨病'。建议大家做好血压和心律监测,保持好心情,清淡饮食,空调房内注意关节保暖。 03 防次生灾害 长时间频繁降雨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城乡内涝、农田渍涝等次生...
梅雨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我国南部地区,到韩国、日本列岛南部一带。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韩国称之为“Changma”,形象地表征为“长毛”;日本称之为“ばいう(Baiu)”,与“梅雨”一脉相承。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阶段性推进的独特产物,是东亚地区独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梅雨季也是中国季风性降水最为显著的季节。梅雨...
意思就是如果梅雨季节来的比较早,那么通常容易带来干旱的天气。因为早梅雨,很容易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而且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也会出现差异化,有时候来的早结束的迟,有的时候来的晚,结束的晚。当然之所以说它会容易带来干旱,是因为梅雨季来的早的话,那么盛夏肯定也会提前到来,那么整个的三伏天就会变得异常的...
常年梅雨季情况:上海地区常年(1991至2020年平均)入梅时间为6月19日,出梅时间为7月10日。全市梅雨量240.1毫米,市区徐家汇站梅雨量262.5毫米。1991年以来上海入、出梅时间年际变化明显,入梅时间分布在5月30日至7月6日,出梅时间分布在6月23日至7月26日。自上海有历史气象观测记录(19世纪70年代)以来至今,...
关于梅雨季节来的早晚,在民间也有多种预兆,它代表着后续天气的走势,比如老话就有“早梅旱断伏,晚梅雨生寒”,今年梅雨季,来的早还是晚?判断是早梅雨,还是晚梅雨,主要是看入梅的一个时间早晚,如果是在5月底6月初,那么这个就是早梅雨,反之在6月下旬之后,那就是晚梅雨。一、早梅旱断伏 从字面意思来...
除了以上问题,梅雨时节还会带来其他一些影响。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梅雨季节降雨量的增加对农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些作物可能因为湿度过大而容易生病,甚至死亡。此外,梅雨时节也是蚊虫滋生的高峰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在民间,老人常说‘梅雨时节有三怕’”这句谚语,是对进入梅雨季的人们发出的...
梅雨期,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中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现象描述 从中国江淮流域一直到日本南部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