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梅坡的“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更是把梅雪相宜的情调说得极为透彻,虽然读起来有点过于浅显直白。在众多的梅花之中,一首南宋女尼的咏梅诗作,让我眼前一亮,仿佛是寒冬中的一缕暖阳照亮了我的心房,又好似一股清泉洗涤了我心中的尘埃。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清风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南宋谢枋得《武夷山中》 初衣解诗:通常我们所认为的文人,都是吟风弄月之流,他们白净,驯服,用自己的才学,努力地踏上仕途,并在一定的规则底下,实现人生和治理家国的梦想。中国传统社会重文轻武,礼仪之邦,白面长须,斯文典雅,是文人和官僚的...
1.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 身在江南没有什么好赠送的,赠送给你一枝代表春意的梅花,表达我的心意吧。 2. 林间傲骨须珍重,不到寒时不肯香。——《芝堂焚余·咏梅花》 梅花的傲骨,是值得珍重的;它不畏严寒,在百花凋零的冬季,绽放出花朵,散发着清香。 3.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
其中金寄水在《王府生活实录》中特地录上两首他亲自看到的梅花消寒诗: “淡墨空钩写一枝,消寒日日染胭脂。待看降雪枝头满,便是春风入户时。” “碎墨零缣写一枝,小斋日日费胭脂,待将九九寒消尽,便是春风得意时。” 两首梅花消寒诗都写得分外俏皮。孩子们大人每天在梅花上添上一瓣,并日日诵读这样平易却生动...
今天要讲的这三首梅花诗也许不是最经典的,但却是最特别的,说透人生哲理,读懂后豁然开朗。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一句出自唐朝黄櫱禅师的《上堂开示颂》。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櫱禅师是晚唐很有影响力的一位高僧,根据历史记载,他身高七尺...
就算把这树梅花看成美女,那也只能是鲛人晒珠,在不知年月的冰天雪地,她独自晒着珍珠。并不关人间春色,也不容许人轻易的亵渎。这首小诗的意蕴是无穷的。因为哪种解读,都近似而不确切,这也正是这首梅花诗的魅力。“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首诗中的梅花,其实是《梅花落》,是一种笛曲的曲牌名。诗人被流放夜郎,游览黄鹤楼时,听到有人吹奏《梅花落》,正好与诗人当时的心境贴合,于是仿佛看到漫天的梅花飘落在这五月天里。五月梅花纷飞,宛如六月飞雪,让人心中生寒,冷落的心境,苍凉的景致,更加烘托了诗人去国怀乡...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南宋谢枋得《武夷山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衣解诗:通常我们所认为的文人,都是吟风弄月之流,他们白净,驯服,用自己的才学,努力地踏上仕途,并在一定的规则底下,实现人生和治理家国的梦想。中国传统社会重文轻武,礼仪之邦,白面长须,斯文典雅,是文人和官僚的大抵印象。
今天要讲的这三首梅花诗也许不是最经典的,但却是最特别的,说透人生哲理,读懂后豁然开朗。 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一句出自唐朝黄櫱禅师的《上堂开示颂》。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