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洛-庞蒂认为,感知的心灵和行动的身体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的互动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知识和身份。正如爱情与婚姻缺一不可,心灵与身体的联系同样不可或缺。梅洛-庞蒂强调,心灵作为意识的部分,深深植根于我们身体的经验之中。他指出,身体不仅仅是感知的工具,而是“我”的主体,是自我意识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他...
梅洛-庞蒂创立的“身体-主体”概念表明,身体不是与心灵对立的肉体,而是肉身化的心灵或知觉的主体。“身体-主体”是我们最接近、最熟悉的现象,也是离我们最遥远的未经反思的意义。比如,一只手触摸另一只手,是身体向自身的显示,虽然两只手中有一只在触摸,另一只被触摸,但身体的感觉却是触摸与被触摸混沌不可分、内外...
梅洛-庞蒂的深度空间是他的身体现象学的一个重要侧面,而他从存在论出发关于身体的主要态度可以被表述为:身体-主体作为一个在世界中存在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介入的、实践的主体。[2]可以看到,梅洛-庞蒂在这里凸显出了身体主体暧昧的二重性:一方面在世存在的身体主体是事先被给出的,它永远首先被抛入进一个情境之中...
将身体视为与灵魂或心灵对立的物体,是一种纯粹的抽象,即梅洛-庞蒂在这里说的“概念的存在”,真正的身体是我们每时每刻体验到的身体,或体验着的身体,但这个身体不能被还原为意识,这个身体,就是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只有在这个身体—主体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区分经验主体和先验主体,或肉体和心灵。 梅洛-庞蒂称身...
事实上,身体问题,实与人的问题密切相关,一部关于人的哲学其实就是一部对人的“身体的解释,或者误解”的哲学。随着当代哲学研究的日益深入,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推波助澜,“身体性”问题从“遮蔽”逐渐走向“澄明”,成为日前西方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试图从不同时期的西方哲学文本出发,试就“身体性”...
摘要:梅洛·庞蒂的语言理论是其整个哲学的一部分,它把身体主体作为语言产生和发展的持续动力,带有其主体性哲学的先天性不足。语言理论首先是在其早期身体理论的背景中提出来的,言语作为身体姿势的一种,是身体主体的构造物,诞生于知觉世界的领域。但他又逐渐发现言语并不停留于此,它还能纵身跃入符号世界中继续生长,为...
人的身体是隐喻的身体,其以“肉体”的外在现象形态表达着心灵的内部世界。梅洛-庞蒂超越了传统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力求在身体与心灵之间分离的“真空地带”建构一种暧昧的辩证关系。正是这种暧昧的、向外部世界敞开的辩证关系,消解了永恒的主体与客体之分,进一步使主客体在不确定性的关系中自由转换。正如梅洛-...
作为后现代知识建构理论谱系中最为原初的建构者,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在解构了意识主体的同时,又建构了前知识的、非反思的生活世界,这为推进哲学、文艺学、文化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批判的基础。下面就分别从谱系学、哲学、文艺学及文化学理论视角出发,探讨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为这四种理论发展提供了哪些有意义的建构...
梅洛—庞蒂认为,知觉的主体是身体,它并非笛卡尔意义上的物,它是不同于客观身体的现象身体,其实质是物性的客观身体与心灵的统一体⑥。人正是作为身体而知觉世界,但这个现象身体并不封闭于一个内在世界,它是超越内在与外在的含混的存在(其心物统一体的属性已经暗示了这一点),现象即意味着此种超越(梅洛—庞蒂也许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