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树村阶 [ méi shù cūn jiē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méi shù cūn jiē ] 梅树村阶以小壳动物化石为准,包括梅树村组和筇竹寺组下部,筇竹寺组的古老三叶虫Parabadiella Eoredlichia等的出现和消失为上下界,沧浪铺阶是三叶虫繁盛阶段,Redlichia开始出现,并延续到早寒武纪未。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
词语梅树村阶 拼音méi shù cūn jiē注音ㄇㄟˊㄕㄨˋㄘㄨㄣㄐㄧㄝ 解释梅树村阶以小壳动物化石为准,包括梅树村组和筇竹寺组下部,筇竹寺组的古老三叶虫Parabadiella.Eoredlichia等的出现和消失为上下界更多:https://www.bmcx.com/,沧浪铺阶是三叶虫繁盛阶段,Redlichia开始出现,并延续到早寒武纪未。
Meishucunian Stage( )(1)命名及层型剖面 梅树村阶由钱逸于1977年命名;命名地点和层型剖面均位于云南省晋宁县梅树村。(2)生物标志 梅树村阶的底界以小壳化石Anabarites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cica组合的首现为标志。本阶内所包含的生物组合,根据多方研究综合,目前趋于包含以下4个组...
梅树村阶,是中国寒武系传统划分方案中下寒武统最底部的一个阶,位于我国震旦系灯影峡阶之上。阶名由钱逸于 1977 年命名,阶名源自同名岩石地层单位 “梅树村组”。经课题组 (项礼文等) 研究,取得以下重要进展: 选定了梅树村阶的层型剖面和界线层型剖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古生物资料,并建立了较...
陕西宁强梅树村阶瓶状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星级: 10 页 陕西宁强梅树村阶瓶状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星级: 9 页 陕西宁强梅树村阶瓶状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星级: 8 页 陕西宁强震旦纪末期的瓶状微化石 星级: 10 页 陕西宁强震旦纪末期的瓶状微化石 星级: 10 页 陕西商南地区牛耳川组化石的发现及其...
规范用词梅树村阶 英文翻译Meishucunian Stage 所属学科地质学>地史学和地层学 名词审定地质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见载刊物《地质学名词》 科学出版社 公布时间1993年 地史学和地层学 的上级学科 地质学
梅树村阶由钱逸1977年命名,源于江能人等(1964)所建的梅树村组,当时该阶原始划定的标准,即将江能人等所建梅树村组的底作为底界,“产有特殊的多门类带壳古动物化石” 的地层,但没有明确的定义。 梅树村阶命名地点、界线层型和层型剖面约位于云南晋宁北西约7 km的梅树村之北西约1.5 km的小歪头山至八道湾...
梅树村阶由钱逸 1977 年命名,源于江能人等(1964)所建的梅树村组,当时该阶原始划定的标准,即将江能人等所建梅树村组的底作为底界, “产有特殊的多门类带壳古动物化石”的地层,但没有明确的定义。 梅树村阶命名地点、界线层型和层型剖面约位于云南晋宁北西约 7 km 的梅树村之北西约 1.5 km的小歪头山至...
梅树村阶,以小壳动物化石为准的植物。梅树村阶以小壳动物化石为准,包括梅树村组和筇竹寺组下部,筇竹寺组的古老三叶虫Parabadiella.Eoredlichia等的出现和消失为上下界,沧浪铺阶是三叶虫繁盛阶段,Redlichia开始出现,并延续到早寒武纪未。龙王庙阶以油栉虫科大量消失为特征,并出现R.chinensis。组与阶在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