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鉴堂(1898年8月25日—1937年9月29日),字镜斋,河北蠡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三期炮兵科毕业,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四军第六十九师第二〇三旅旅长,抗日英烈。1937年9月初,梁鉴堂奉命前往繁峙县以北小石口布防。部队从临汾开拔前,梁鉴堂给全旅官兵做动员:“此次抗战,系民族战争,如果失败了,就要当亡国奴。我旅即将...
梁鉴堂(1897—1937.9.29),字镜斋,河北蠡县梁家庄村人。1917年入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1920年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第十三期炮科学习。1922年学成归国后,入第十五混成旅孙岳部任职。1924年10月,任国民军第三军孙岳部少校参谋,不久升为上校炮兵团长,参加对直鲁联军李景林、张宗昌部的作战。1926年4月,率部随...
梁鉴堂(1897年—1937年9月29日),字镜斋,河北蠡县人。1920年,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3期炮科学习。毕业后,到第15混成旅孙岳部任职。历任参谋、团长、旅长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全面入侵中国,派兵由河北入侵山西。南口张家口战役后,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占领山西大同,立即以一部向丰镇(今属内蒙古)...
梁鉴堂,1897年出生于河北蠡县,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军69师203旅的旅长。1937年,他奉命参加太原会战,率领部队在繁峙县的茹越口正面阵地布防,以配合友军迎击日军。1937年9月27日,日军铃木旅团一部2000余人,携带着30余门重炮,猛攻茹越口阵地,试图威胁平型关防线中国军队的侧背。梁鉴堂所部的阵地工事在日军炮火下损失惨重...
梁鉴堂(1897~1937)又名镜斋。蠡县梁家庄村人。1917年入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1919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骑兵科。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22年归国后在冯玉祥部任基层军官。1924年任孙岳部上校炮兵团长,参加对直鲁联军李景林、张宗昌部的作战。1926年4月率部随第三军退驻绥远西部,后第三军被阎锡山改编。1929年...
梁鉴堂 向平型关挺进的第115师 晋绥军机枪阵地(太原市档案馆供图) ○人物介绍 梁鉴堂,字镜斋,1897年出生(胡博据《陆海空军军官佐任官名簿》说,梁鉴堂生于1898年8月25日),河北蠡县人。1917年到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1920年东渡日本,入日本士官学校第十三期炮兵科学习。1922年学成归国,加入孙岳任旅长的第十五混...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梁鉴堂率领203旅参加山西抗战。在忻口战役的平型关战役中,梁鉴堂率领麾下三个团奉命驻守位于山西繁峙县以北的茹越口。茹越口是位于雁门关和平型关之间的一个山口,地理位置重要。但是,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明显忽视了这个山口的战略价值,他只派出了203旅一...
梁鉴堂(1897-1937),河北蠡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军69师203旅旅长。梁鉴堂奉命参加太原会战,率部在繁峙县的茹越口正面阵地布防,配合友军迎击日军。1937年9月27日,日军铃木旅团一部2000余人,携重炮30余门,猛攻茹越口阵地,以威胁平型关防线中国军队的侧背。梁鉴堂所部阵地工事一半被炮火轰毁,梁鉴堂亲赴最前沿阵地督战...
梁鉴堂于1917年进入了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1920年,他东渡日本,进入士官学校第十三期炮科学习,积累了深厚的炮兵知识。毕业后,他回国加入孙岳领导的第十五混成旅,担任少校参谋,并很快晋升为上校炮兵团长,参与了对直鲁联军李景林、张宗昌部的作战,展示了其军事才能。1926年,梁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