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梁思永在野外发掘时,患上了感冒。由于田野发掘紧张,生活艰苦,梁思永来回奔波,不能稍离工地,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控制。直到后来发起高烧,转成严重的烈性肋膜炎,才被急送到北京治疗。医生从他的胸部抽出4瓶积水,颜色像啤酒一样。经过多方治疗,才算稳住了病情。虽然后来有所好转,但未能完全康复。这一病症...
11月13日,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梁思永先生(1904-1954)诞辰120周年。梁思永是哈佛大学研究院考古专业硕士学位的获得者,是第一位受过正规现代考古学训练的中国人。张忠培先生曾这样评价梁先生:“梁思永先生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位‘巨星’,是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一位奠基人,更是中国考古事业最重要的奠基...
梁思永先生的短暂一生,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开拓和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奠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考古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对梁思永先生的学术生涯和具体业绩,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深切的怀念! 作者:安志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考古》2000年第7...
梁思永与妻子李福曼在家中庭院,摄于1950年代初 1953年 9月,科学院领导准他请假休息6个月。 1954年 2月23日,入医院检查身体,为销假上班作准备。知左肺完全失去生理功能,且发现有严重心脏病。 4月2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病逝,享年50岁。尹达称“这是祖国考古事业发展中的重大损失...
2024年11月13日,是江门籍著名考古学家、梁启超之子梁思永诞辰120周年的日子。当日,“考古巨擘——梁思永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展”在江门的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揭幕。展览开幕式领导嘉宾合影。 南方+ 叶芷晴 拍摄 该展览由江门市博物馆首次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昂昂溪遗址博物馆、...
今年是梁思永先生诞辰120周年,距城子崖遗址的首次发掘也将近100周年。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文博人在考古前辈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努力为城子崖的发掘保护、龙山文化的阐释研究做了大量工作。1989年,城子崖遗址第二次发掘;1994年,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2013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城子崖开展;2017年,城子崖国家考古...
很多人不太熟悉梁思永,他是我国第一位受过专门考古学学习的考古学家,由于他一生短暂,所以就先简单梳理了个时间表▼ 1904 出生 1923 毕业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考古学和人类学,主攻东亚考古 1927 短暂回国,于清华国学院担任助教,兼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审察 1930 完成硕士论文《山西西...
在浩瀚的中国近现代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一铲一刷,在尘土与岁月中探寻着华夏文明的奥秘,用科学的钥匙开启了古代中国的一扇扇历史之门。他,就是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梁思永。在这个被英雄豪杰与文人墨客竞相闪耀的时代,梁思永以他独有的方式,默默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一、家学渊源,...
南都讯 2024年11月13日,是江门籍著名考古学家、梁启超之子梁思永诞辰120周年的日子。当日,“考古巨擘——梁思永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展”在江门市博物馆揭幕。梁思永先生之女梁柏有女士,梁思成外孙于晓东先生也参加了开幕式。在开幕式上,梁思永先生之女梁柏有女士向江门市博物馆捐赠梁思永手稿等珍贵物件。江门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