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忆旧梁工:先父梁冰潜的开封岁月先父梁冰潜(1907—1988)字受益,笔名冰,汉族,祖籍山东乐陵大梁村。其名“冰潜”谐音“秉谦”,取“秉持谦卑”之意,溯源于中华古训“满招损,谦受益”。他于24岁(1931年)考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受业于邱石冥、汪慎生,并得...
早期教育与执教经历:1935年,梁冰潜在山东省立第七中学执教,并兼任济南青年文化社美术编辑。1936年,他与赵望云在济南联合举办了画展,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战乱时期的辗转与教学:从1938年起,梁冰潜先后在河南省信阳师范学校和陕西国立第二十二中学任教,期间经历了战乱年代的动荡。他与王霞宙、王寄舟联合...
梁冰潜(1907.2—1988.4)别名梁冰,山东乐陵人。擅长工艺美术、中国画。1931年考入北京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历任河南师范专科学校工艺美术教师、郑州艺术学院工艺美术讲师、河南大学美术系工艺美术教研室主任、教授。作品有《龙潭飞瀑》、《嵩山之秋》、《山色空雨亦奇》等。
在艺术领域之外,梁冰潜先生还擅长工艺美术。这种多才多艺的特质,使得他在艺术创作上更加游刃有余,也为其作品增添了更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他的《龙潭飞瀑》、《嵩山之秋》、《山色空濛雨亦奇》等代表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展现出了山水画的魅力,更在内容上深入挖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梁冰潜 (1907 2—1988 4)别名梁冰, 山东乐陵人。擅长工艺美 术、中国画。 1931年考入北京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 历任河南师范专科学校工艺美术教师 、郑州艺术学院工艺美术讲师、河南大学美术系工艺美术教研室主任、教授。 作品有《 龙潭飞瀑》、《嵩山之秋》、《山色空雨亦奇》等。
先父梁冰潜(1907—1988)字受益,笔名冰,汉族,祖籍山东乐陵大梁村。其名“冰潜”谐音“秉谦”,取“秉持谦卑”之意,溯源于中华古训“满招损,谦受益”。他于24岁(1931年)考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受业于邱石冥、汪慎生,并得齐白石指教。其后至40年代末,他在纷繁的战乱中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冰潜分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二中学、河南省开封艺术学校、河南师范专科学校任教,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56年,他成为郑州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1962年,他进入河南大学美术系,担任工艺美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梁冰潜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科学...
梁冰潜(1907.2—1988.4)别名梁冰,山东乐陵人。擅长工艺美术、中国画。1931年考入北京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历任河南师范专科学校工艺美术教师、郑州艺术学院工艺美术讲师、河南大学美术系工艺美术教研室主任、教授。作品有《龙潭飞瀑》、《嵩山之秋》、《山色空雨亦奇》等。
梁冰潜(1907.2—1988.4),1931年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受业于邱石冥、汪慎生,并得齐白石指教。1935年执教于山东省立第七中学,兼任济南青年文化社美术编辑;1936年与赵望云在济南举办联合画展,1938年起先后在河南省信阳师范学校,陕西国立第二十二中学任教,曾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