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料,梁从学当场倒地不起,而同行的战友以为他已牺牲,怀着悲痛用杂草简单覆盖。所幸,一位大娘发现了他,并带回家处理伤口,那时条件不好,只能用瓜瓤处理烂肉。于是,他便上演了一场“关公刮骨疗毒”。那么,大娘是如何将梁从学将军从死亡线上拉回,他又如何重回战场呢?瓜瓤治伤 1936年8月,梁从学率部行...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重重地击在梁从学的心上。他悲痛万分,立即派人将王氏的孙子狗娃接到了身边。看着这个瘦弱的孩子,梁从学眼中满是愧疚与感激。他对狗娃说:“你奶奶是我的恩人,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亲人。”从此以后,梁从学把狗娃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抚养。他亲自安排狗娃读书、生...
新中国成立后,梁从学依然担任皖北军区司令员。战争年代,他先后13次负伤,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这些伤势并没能完全痊愈,体内还留存了一些弹片未能取出,他也因此被评为二等甲级伤残。由于身体原因,梁从学从1950年起就开始病休。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他的身体还没有痊愈,也没有职务。按照当时的规定,他没能入选...
梁从学:奋起旌旗是英雄 梁从学(1903—1973),六安县晏公庙乡石桥畈人(今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古城村)。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新中国成立后,任皖北军区司令员,江苏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梁从学曾是皖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
梁从学,来自六安县晏公庙乡石桥畈,生于1903年,逝世于1973年。他自小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家中无法承担他的学费,他在9岁时就已经开始了一生的艰辛生活。他放过牛、帮助父亲耕种,甚至自学了酿烧酒和制作挂面等技艺。1929年,随着武陟山的暴动,梁从学加入了当地的赤卫队,并迅速因其杰出表现被提拔为班长、...
梁从学作为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党员,被六安县独立团作为第一批战士招募进部队,就此,梁从学开启了他的革命战争生涯。梁从学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的他,最擅长的就是吃苦耐劳,并且在战场上悍不畏死,作战勇猛。因此,梁从学很快就被提拔成了班长,之后又由于行动积极,作战能力突出被任命为了红25军74...
梁从学诞生于安徽六安的一个平凡农家,家境贫寒,生活的重担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全家人喘不过气来。父母终年在几亩薄田上辛勤耕耘,却仅能勉强维持生计。自幼,梁从学便深切体会到贫困的苦涩与艰辛。因家庭经济的拮据,他失去了接受完整教育的机会。年仅 9 岁,便开启了放牛生涯,每日跟随牛群穿梭于田野之间...
许多开国将领都是身经百战,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战争留下的创伤。汉代陈琳在《武军赋》中写道:“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梁从学中将就是其中之一,在战争年代,他先后负伤9次,直到他去世都还有弹片留在他身上未曾取出。在艰苦的革命道路上,梁从学可谓是历经各种风波摧折。01 1903年5月梁从学出生于安徽省...
梁从学就是后面这个例子,本来按他当时的职务,应该授予少将军衔,但这让他的战友们强烈不满,就连陈毅元帅都说:“梁从学同志身经百战,劳苦功高,应该评中将。”所以,梁从学最后被授予了中将军衔。纵观梁从学的军旅生涯,其实一直都充满了曲折,同时也见证了他不屈的精神。梁从学1903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因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