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桥坐落在湖南省隆回县西洋江镇湖桥村,架湖水(西洋江河支流)之上,故称湖桥。该桥始建于清代早期,具体时间无考。昔为苏河至邵阳交通要道,60年代进行过整修。该桥为木结构风雨桥,有五墩四孔,生全长27米,宽6.4米,桥架16扇,64柱。桥身为重檐长廊,两端桥门结构为庑殿式重檐,中央建单檐歇山顶亭阁,...
曾经充满野趣的渡桥湖又回来了。这让佛子山镇人大主席方时雨颇为感慨,“以前这里就是一片野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围湖造田、围湖造池等原因,湖就慢慢‘消失了’。” 渡桥湖位于佛子山镇西南部,曾经湖面面积达1.83平方千米、流域面积79.4平方公里。到2020年,渡桥湖全部被分割成农田、鱼塘,成为已无自然湖...
那时候杨桥的农家乐还有几家名气不错,而这里的杨桥水库由于比较大,在不能长江划龙舟那几年,还在杨桥搞过几次。除此之外,泸州这里还搞过钓鱼爱好者的活动和比赛,还有川南第一钓的美誉。曾经杨桥风景区的农家乐的豆花、腊肉、湖面上的游船。都是大家喜欢的内容。还有可以垂钓的乐趣,好像不必太复杂就可以满足当时...
文与可,即文同,善画竹及山水。他是苏轼的从表兄,二人相交甚厚,经常有诗交往来。文与可守洋州(治所在今陕西洋县)时,曾寄给苏轼三十首《洋州园池》,苏轼皆依题和之。湖桥 朱栏画柱照湖明,白葛乌纱曳履行。桥下龟鱼晚无数,识君拄杖过桥声。注释 1、朱栏:朱红色的围栏。唐李嘉祐《同...
跨湖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区西南约4千米的城厢街道湘湖村,因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跨湖桥遗址面积3万余平方米,已发掘1030平方米。跨湖桥遗址埋藏于古湘湖湖底,底层略低于现在的海平面,文化层分为9层,堆积最厚处仅12米,但上部覆盖的青灰色湖泥淤积层...
襟湖桥,位于高淳区西南官溪河上。初为甘棠渡,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建木桥,隆庆六年1572年改建为七孔石拱桥,初名“永济”,后改“襟湖”。该桥南北向,全长77.7米、净跨56.5米、宽7.3米、标高14.1米。桥身两侧装置高0.94米的石栏,分节设置21对莲花望柱,柱高1.4米。中间两对望柱顶端装饰石狮,雕刻...
10月28日,跨湖桥文化命名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幕。现场,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专家学者齐聚,在湘湖共同探寻中华文明的根脉。“跨湖桥文化”是中华文明8000年的见证:20年前,在杭州湘湖,一艘独木舟的出土,将中华文明向前推演至8000年以前。此后20年,湘湖沿流...
观看《真相》 20170615 跨湖桥——末了的迷局(上)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990年,一次偶然的发现,位于浙江省萧山市的跨湖桥史前遗址进入考古人员的视野。在考古现场,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有陶器、骨器、木器等等。碳14检测显示,这是一个距今八千年的史前文化,这个结论引起了人们的争议。(《真相》 20170615 跨湖桥—...
8000年回首,跨湖桥先民已离我们远去,但勇于探索、不怕艰险的跨湖桥“弄潮”精神一直代代流传,生生不息。如今,钱塘江畔的宁波舟山港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独木舟”已成巨轮,无数梦想由此起航,见证中华民族昂扬奋发、走向星辰大海。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