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襄城“首山之阳”的桓荣墓,无疑是正宗所在。**襄城县首山墓地有明确碑文记载,墓前厕所的意外挖掘发现,保存了“少傅桓公荣”字样。**该墓位于襄城县首山的西南麓,即今湛北乡七里店村东边。上世纪50年代,这里曾有一座高大的墓冢,直径约40米,墓前立有一块墓碑,上刻“少傅桓公荣之墓”的字样。1952...
读过这段论述,我们十分佩服马洲对研究荆山历史下的功夫,笔者也十分认同。 对于襄城之首山,还有一个证据,那就是后汉书中记载的关于汉明帝之师桓荣去世后埋葬何处。所记为“赐冢茔于首山之阳”,这和襄城县湛北乡七里店的桓荣之墓正好对应。 题外话:首山也可能为首阳山。 在首山之南,特别是叶县,一部分人称...
桓公墓是桓荣族人墓,世系称谓待考证。墓地在龙亢集北2.5公里处,北墓长50米,宽40米,高6米,南墓长80米,宽50米,高8米,通称双崮堆,系汉墓。古楹联“汇源桥北桓公墓,古汉城南烈女碑” 龙亢桓氏家族系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后裔,迁居龙亢桓荣为六世,为西汉经学大师。公元43年,汉光武帝刘秀请桓荣入宫教授太子刘庄...
龙亢镇关庙村境内据传言为桓氏家族墓地,南北两个高谷堆遥相呼应。如今桓氏家族墓地接二连三被盗,今天关庙村村民有人爆料桓氏家族墓再次被盗墓贼光顾盗掘。 龙亢镇正在城镇出新,打造以桓氏为主的汉代旅游文化,帝师之乡美誉。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不要让历史文化遗产就这样接二连三被糟践了。
桓公墓在龙亢镇,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该镇是个千年古镇,“角宿”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因此以“龙亢”命名该镇表明了龙亢镇的在军事、经济、交通的重要性。 桓公墓是桓荣族人墓,世系称谓待考证。墓地在龙亢集北2.5公里处,北墓长50米,宽40米,高6米,南墓长80米,宽50米,高8米,通称双...
桓公墓在龙亢镇,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该镇是个千年古镇,“角宿”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因此以“龙亢”命名该镇表明了龙亢镇的在军事、经济、交通的重要性。 桓公墓是桓荣族人墓,世系称谓待考证。墓地在龙亢集北2.5公里处,北墓长50米,宽40米,高6米,南墓长80米,宽50米,高8米,通称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