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名> 桓州 ①唐渤海国置,属鸭渌府。治所在桓都县(今吉林集安市西南通沟村。一说即今集安市)。辽属渌州,治所即今集安市。金废。 ②金大定二十年 (1180) 置,属西京路,并为西北路招讨司治所。初治今内蒙古正蓝旗南黑城子。后北迁三十里建新桓州城 (即今正蓝旗北四郎城),置清塞县为州治。辖境...
历史知识> 桓州 ①渤海国置。治桓县(今吉林集安市西通沟)。属鸭渌府。金废。②金置。治清塞县(今正蓝旗西北)。属西京路。辖境略当今内蒙古正蓝旗、正镶白旗、多伦县、太仆寺旗及河北康保县等地。明洪武中废。 桓州相关 左里 左伯 左转 左府 左学 ...
毳袍冲雨桓州城。 过桓州 元 陈孚 阴云惨谈满天秋, 马上龙钟拥毳裘。 渐近滦京凉又别, 斜风细雨过桓州。 桓州 元 陈孚 跃马长城外,方知眼界宽。 晴天雷雨急,暑夜雪霜寒。 铁骑秋呼鹘,金盘晓荐獾。 柳营弓箭满,容我一儒冠。 桓州 元 胡助 滦河河北开平府, 云是前...
新桓州故城,金至明代边城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内蒙古正蓝旗上都音高勒苏木四郎城嘎查内,俗称“四郎城”。金代为西北路招讨司治所。元初废,至元二年(1336年)重置。城址由内、外城组成。外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165米,东西宽1100米。城墙外加筑马面57个,间距约60米。东、西、南面正中辟门,宽...
1、辽桓州以高句丽故丸都城为治所,在今吉林集安西北。金桓州治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两桓州非一地。2、今吉林省集安县《辽史·地理志》渌州,鸭绿军,节度。统州四,其一为桓州。桓州,高丽中都城,故县三: 桓都、 神乡、水, 皆废。高丽王于此创立宫阙。国人谓之新国。
《桓州》一诗,选自陈琏的作品集,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桓州这片古战场的风光和历史。前两句“乌桓自昔号毡乡,历代相传古战场”,直接点明了桓州的历史地位。而“风沙终日常如雾,草木迎秋便怕霜”则形象地描绘了桓州恶劣的自然环境,透露出一种苍凉的气息。整首诗不仅展示了陈琏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捕捉力和细腻描绘功底...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经李陵台有怀苏武 〔陈琏〕〔明〕 自徙居延大泽中,上林忽报雁书通。 长安京国归心切,落日河梁别意浓。 扶地住多惊皓首,节旄落尽见丹衷。 偷生陵律何须数,遗臭流芳迥不同。 过桓州望开平 〔陈琏〕〔明〕 塞草青青露已晞,开平山色望中微。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描绘古城桓州风貌的诗——《纪行诗 其二十》。这首诗由元代著名学者周伯琦创作,通过他的笔触,我们可以一窥桓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原文欣赏:桓州当孔道,城筑自唐时。 翊辅千年盛,川原万里夷。 草滋新雨歇,云起远山移。
历史民族史> 桓州 渤海王国置。为西京鸭渌府所辖4州之一,领桓都、神乡、淇水3县,州治故址皆认为在今吉林省集安县境(一说在西通沟,或说即集安镇高句骊国国内城旧址)。史称渤海著名物产之一的“九都之李”(“九”为“丸”字之误,丸与桓音近字异)当产于此州。辽灭渤海后县废州存,隶渌州,金废(金西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