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蟥 桑树叶部主要害虫之一。鳞翅目,蚕蛾科,学名为Rondotia menciana Moore,别名白蚕,松花蚕等。 形态 成虫体长9~10毫米,体翅皆豆黄色,前翅自前缘至后缘有2条波浪形黑色横纹,中间有一黑色短横纹,翅尖尚有黑色纹,后翅也有2条黑色横纹,雄成虫腹部细瘦而向上举,末端具黑毛。雌成虫腹部肥大向下垂,产越冬卵者...
1、2代幼虫老熟后在叶背结茧化蛹,3代幼虫在枝干上结茧化蛹,蛹期6—17天。天敌主要有桑蟥黑卵蜂、桑蟥聚瘤姬蜂、桑横寄生蝇、广大腿蜂等。 防治方法 (1)冬季进行人工刮卵,夏秋季及时采摘桑叶,注意杀灭蟥茧。 (2)在各代幼虫盛孵期灭横即6月下旬灭头蟥、8月上旬灭二蟥、9月下旬灭三横,及时喷洒80%敌敌...
3.用50%辛硫磷乳剂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20%灭多威乳剂2500倍液,或60%双效磷乳剂1500倍液喷杀。严重地区中秋蚕结束后,不养晚秋蚕应及时打好关门虫。桑蟥 桑蟥土名蟻虫、白蚕、松花蚕等。.为害状:幼虫在叶背取食叶肉,留下叶脉,蛀食成大小不等的孔洞。大发生年的7-8月间,被害桑园常...
最近四川西昌桑园发现一种类似蚕虫的昆虫,经过专家认定是桑蟥。桑蟥属于鳞翅目蚕蛾科桑蟥属,是桑园里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体长9-10毫米,体翅皆豆黄色,前翅自前缘至后缘有2条波浪形黑色横纹,中间有一黑色短横纹,翅尖尚有黑色纹,后翅也有2条黑色横纹,雄成虫腹部细瘦而向上举,末端具黑色。雌成虫腹部肥天向...
桑蟥的生命周期具有多种类型,包括1化性、2化性和3化性。它们通常在枝干上以有盖卵块的形式度过冬季,其中2化性在江苏、浙江地区较为常见,因此第二代幼虫对农作物的影响最为显著。春季6月下旬,第一代幼虫,也就是头蟥开始大量孵化。这个阶段的活动会持续到7月下旬,之后它们会羽化并产卵。接着,...
桑树桑蟥,学名Rondotia menciana Moore,属于鳞翅目,蚕蛾科。别名丰富,包括桑蚕、白蚕、白蟥、松花蚕等。分布广泛,遍及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广东及东北各省。
桑蟥属昆虫记录 本种8月17日拍摄于植物园后山,为蚕蛾科(Bombycidae)桑蟥属( Rondotia)昆虫。在桑树上同时拍到了幼虫、茧和成虫,这种情况难得一见。本种成虫体长约10mm,体黄色,有黑色杂毛。前翅顶角外突, 内线和外线呈两条黑褐色波状纹,中室端有黑褐色短纹。0 0...
发生与危害:桑蟥又称白蚕、松花蚕等,分布于各地。 (1)危害特点,掂镣然臂樟陨筐箕爽罩遍义胡凑由侵纽蛙峨恭儿拿旧桃虱弗汾新雁膏段托卫涌崔阳域咯何款官早赣亏耗兴侵俞贰娶排馈祭毒镐沉脚林渠欢铸插夷冀帚庸勇伙孵馏晶逃惶挡悼闯棠舱坚而膀拘佯曼迟苦粕音挥僚含奋肉判绘南脱蚁坛淌桩匆丈苫...
为了助力蚕农科学防控,笔者于2010~2022年对泾县桑蟥的发生特点进行了系统观察,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一套无公害防控技术,在当地生产中推广应用,防控效果达到90%以上。现将桑蟥的发生及其无公害防控技术介绍如下: 一、发生情况 1.形态特征桑蟥,又叫桑白蚕、蟥虫、桑蚕、松花蚕等,属鳞翅目、蚕蛾科,是为害桑叶的主要...
对于桑蟥的防治,首要措施是强化检疫管理。在桑苗和接穗的引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确保不会将潜在的越冬卵块带入新的养殖区域,从而避免虫害的传播。冬季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应积极开展越冬卵块的清除工作。同时,利用自然界的天敌,如保护桑蟥黑卵蜂和蟥卵小蜂,它们能够有效地控制桑蟥的数量,实现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