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桑耳汤_圣济总录卷一五一_减法方剂树桑耳汤_圣济总录卷一五一_减法方剂树11.原方51.1.组成:桑耳(炙)1两,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黄(锉,炒)半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瞿麦穗1两。51.2.功效:室女月水不通。51.3.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一。52.黄连汤52.1.减:桑耳、枳壳...
5 1.1. 组成:桑耳(炙)1 两,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黄(锉,炒)半两,枳壳(麸炒,去瓤)1 两,瞿麦穗 1 两。 ... 5 1.2. 功效:室女月水不通。 ... 5 1.3.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
减:桑耳、芍药、黄耆、干熟地黄、蛇黄、白垩 3.2. 组成:阿胶 1 两(炒),蒲黄半两。 3.3. 功效:小儿大衄,口鼻耳出血不止。 3.4. 来源:《普济方》卷三八九引《全婴方》 4. 阿胶汤 4.1. 减:桑耳、芍药、黄耆、干熟地黄、蛇黄、白垩 4.2. 组成:阿胶(炒令燥,捣末)1 两,蒲黄半两。 4.3. 功效:舌...
桑耳汤_圣济总录卷一五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doc,PAGE19 桑耳汤_圣济总录卷一五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TOC \o 1-3 \h \z \u 桑耳汤_圣济总录卷一五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9 1.1. 组成:桑耳(炙)1两,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黄(锉,炒)
8 2.1. 组成: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 两,干姜 3 两,木香 3 两,枳壳(去瓤,麸炒)3 两,芍药 3 两,桂(去粗皮)1 两,大黄 1 两。 ... 8 2.2. 原方对照:桑耳(炙)1 两,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桂(去粗 皮)半两,大黄(锉,炒)半两,枳壳(麸炒,去瓤)1 两,瞿麦穗 1 两。 ... 8 2....
桑耳 桑菌,木麦,桑上寄生,桑檽,桑蛾,桑鸡甘,平。 性味 甘,平 味甘,有毒。 《别录》 性味《别录》 味甘 平。 《药性论》 性味《药性论》 平 寒,无毒。 性味 寒,无毒 治肠风,痔血,衄血,崩漏,带下,妇人心腹痛。 功效 肠风,痔血,衄血,崩漏,带下,妇人心腹痛 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
1、PAGE19桑耳汤_圣济总录卷一五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56000000 桑耳汤_圣济总录卷一五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PAGEREF _Toc256000000 h 1 HYPERLINK l _Toc256000002 1.原方 PAGEREF _Toc256000002 h 9 HYPERLINK l _Toc256000003 1.1.组成:桑耳(炙)1两,当归(切,焙)...
桑耳汤主治 室女月水不通。 桑耳汤记载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桑耳汤组成 桑耳(炙)1两,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黄(锉,炒)半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瞿麦穗1两。 桑耳汤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2次。
桑耳汤 组成桑耳(微炒)3分,芍药1两,黄芪1两,干熟地黄(焙)1两,阿胶(炙燥)1两,蛇黄(煅,醋淬5遍,烧末)1两半,蒲黄(微炒)1两半,白垩(煅赤)1两半。 制备 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半,入豉半合,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