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杂岩(片麻岩)桑干杂岩(片麻岩)是李希霍芬(Richthofen,V.F.)于1882年命名的岩石地层名称。命名 李希霍芬(Richthofen,V.F.),1882年命名为桑干片麻岩,其命名地点在河北省张家口附近的桑干河。分布范围 冀,晋,内蒙古三省交界(阳高,怀安,尚义等地)及晋北桑干河南岸。
桑干杂岩主要分布于晋冀蒙三省交界区域的阳高、天镇、兴和、怀安、尚义等县,以及宣化北部和赤城西部地区。据赵宗溥等人(1993)的研究,这些地区有超过80%的面积被各类花岗质岩类覆盖。其中,浅色麻粒岩和浅色片麻岩是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在该区的西部怀安、阳高、天镇等地和宣化、赤城西部等地广泛出露。
桑干杂岩,李希霍芬(F.V. Richthofen)1882年命名,命名地点在山西省桑干河及河北西北部的洋河一带。桑干杂岩主要由各类花岗质岩类所组成,其出露面积约占整个桑干杂岩的80%以上(赵宗溥等,1993)。 命名: 李希霍芬(F.V. Richthofen)1882年命名,命名地点在山西省桑干河及河北西北部的洋河一带。
桑干杂岩(Sanggan Complex)的时代属中太古代。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南部和燕山地区,为中深变质岩系。厚度巨大,主要由各种片麻岩组成,含大量花岗质岩石,英玄闪长岩占70%。其下部的原岩以常见的基性岩类和半粘土质沉积岩为特征,现多由紫苏麻粒岩、二辉斜长片麻岩等组成;上部的原岩以含有许多粘土质和半粘土质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