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桑塔亚那于1863年出生于西班牙马德里,父亲是一位西班牙人,母亲则是美国人。桑塔亚那在五岁时随母亲移居美国,成长于波士顿。由于其双重文化背景,他从小便接触到多种语言和文化,这为他日后的哲学和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桑塔亚那在哈佛大学接受教育,师从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和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在哈佛期...
作家介绍 乔治·桑塔亚那,是诗人,是哲学家,并被认为批判实在主义和自然主义主要代表。个人作品 英伦独语 8.8 诗与哲学 8.3 美感 8.8 宗教中的理性 8.4 社会中的理性 7.2 人性与价值 7.2 常识中的理性 8.2 怀疑主义与动物信仰 8.4 美国的民族性格与信念 7.5 查看更多作品 ...
乔治·桑塔亚那是西班牙裔美国哲学家、诗人、散文作家以及文化评论家,以其独特的哲学观和文学成就广为人知。他的哲学思想融合了唯物主义、怀疑论和唯灵论,深刻探讨了现实、宗教和美学等议题。尽管桑塔亚那在美国接受教育并长期生活于此,他的思想却展现出鲜明的欧洲传统,特别是受到古典哲学和文学的深远影响。 桑塔亚那的...
乔治·桑塔亚那是西班牙裔美国哲学家、诗人、散文作家以及文化评论家,以其独特的哲学观和文学成就广为人知。他的哲学思想融合了唯物主义、怀疑论和唯灵论,深刻探讨了现实、宗教和美学等议题。尽管桑塔亚那在美国接受教育并长期生活于此,他的思想却展现出鲜明的欧洲传统,特别是受到古典哲学和文学的深远影响。
从对美国新实在论,尤其是其认识论的批判中脱颖而出的是批判实在论,其创始人是桑塔亚那等七人小组,他们于1920年推出了一本题为《批判实在论论文集》的书,阐述了他们批判实在论的基本主张,这也是他们共同的观点,在产生上,它与新实在论几乎是相同的。
乔治·桑塔亚那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01 1863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 •父母都是西班牙移民,父亲是一位律师 •童年时期在家乡度过,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01 1880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 •主修哲学,受到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与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成为好友 ...
1952年9月26日桑塔亚那病逝罗马。这位年近90的老人一生独身。他在1872年从西班牙历史名城赴美国读书,等于被从天主教的传统中连根拔起。他曾感叹,一个被连根拔起的人无法重新植入土中,而且绝不能繁衍后代。 五 除了这本《英伦独语》,桑塔亚那的《三位哲学诗人:卢克莱修、但丁、歌德》(1910)和哲学代表作《理性的...
——乔治•桑塔亚那(George Santayana, 1863-1952) 以上诗节出自桑塔亚那的十四行诗《不要像囚于肉体的人那样去爱》(“Love not as do the flesh-imprisoned men”),它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在自己关于爱的主题的写作中探求的那个主题:对一种完美的理念的追求。埃尔文•辛格(Irving Singer),MIT哲学教授,在他自己关于...
桑塔亚那的名言 1、真理像颗宝石,虽然不应涂抹颜色,却可放在显眼的地方,使 其发现更美妙的光彩。——桑塔亚那 2、一种思想历久不衰并不是好事,因为思想本身最终果变得陈腐 的。——桑塔亚那 3、在一个社会中被认为是神圣的人东——桑塔亚那 4、愚蠢报复自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遗世独处——桑塔亚那 5、几乎每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