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统计数据造假。本集开篇用一条反常的GDP变化曲线讲述一个弄虚作假、编造经济数据的腐败案件。一名落马官员在任期间,当地GDP增速高歌猛进,离任后迅速跌落。诡异的曲线背后,存在严重的经济数据人为注水问题。看似光鲜亮丽的经济数据,和当地群众的实际感受完全脱节。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说到底还是政绩观的一种扭曲...
办案机关对案发单位党组织“鉴”什么、“改”什么、“治”什么提出精准建议,是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的前提和基础。提出建议时,不可面面俱到、不可大而化之,应当聚焦其中的典型性、普遍性、代表性问题,把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准析透,确保可对照镜鉴、可整改操作、可完善治理。紧盯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要加强对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的监督问效,从反腐败工作格局出发,把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职能部门等各方责任贯通起来,重点突出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和开展警示教育、查摆剖析、问题整改、建章立制等情况,既要注重监督整改过程,更要注重监督整改结果,使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落地落实、见到...
河南省纪委监委将规范处分决定宣布作为做实做细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的具体抓手,坚持惩戒与教育并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一案一策”,强化警示教育;推行“三书同达”,同步送达处分决定、案情通报、以案促改通知书,力争达到处分一人、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形...
「河南:常态化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加强类案分析 摸清问题规律——精准把脉辨“症结”实践传真强化类案分析,是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系统思维打好反腐败斗争主动仗的生动实践。运用这一方法,能进一步把握同类案件特点规律,找准普遍性、系统性、行业性问题症结,从而对症下药、精准施治。“22人初次受贿是在走上...
实践传真以案为鉴,行有所止。做深做实警示教育,既是在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下常态化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体推进“三不腐”、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的重要一环。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河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最大限度挖掘、转化...
把查办案件落脚点压实在“改”“防”“建”环节。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认识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性,以全周期管理理念强化责任意识,有效贯通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思想教育、督促整改等各个环节,要防止重“事后惩处”轻“事前预防”,导致...
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狠抓办案清除腐败毒瘤持续形成震慑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充分运用办案成果,把权力滥用的漏洞研究透彻,以改革精神不断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堵塞制度漏洞,阻...
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狠抓办案清除腐败毒瘤持续形成震慑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充分运用办案成果,把权力滥用的漏洞研究透彻,以改革精神不断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堵塞制度漏洞,阻断腐败滋生蔓延。要加强对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的监督问效,从...
「河南:常态化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精准制发建议 推动整改到位——靶向施治开“良方”实践传真纪检监察建议是纪检监察机关针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向有关单位或党组织提出的具有纪法刚性约束的建议文书。用好用活这一利器,以小切口做实推动治理大文章,对一体推进“三不腐”,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