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桃源行》就是利用这个传统题材加以发挥,凭着自己的想象,作了一番再创造。 参考资料: 1、高克勤选注.王安石诗词文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08:第23页 赏析 头四句作者全翻新陶诗开篇,点明了陶花源的来历。陶诗“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列举两件事:一是指鹿为马胡亥,二...
桃源行 (Live) - 李龙基 词:李再唐 曲:耀燊/许炳森 原唱:陈浩德 一生只爱白云与青山 趁春日随流去 两岸桃花争相放 低声问这花放为谁 轻舟溪里独行觉山深 似身入迷途里 远望人家三几处 匆匆上路无后退 谁知这尘外似无俗世事 笑问我家哪里 相劝莫再痴痴往日记 避世一生山里居 ...
桃源行唐代:刘禹锡 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拖纶掷饵信流去, 误入桃源行数里。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 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俗人毛骨惊仙子, 争来致词何至此。须臾皆破冰雪颜,笑言委曲问人间。 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筵羞石髓劝客餐, ...
桃源行 王安石[宋代]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王维这首《桃源行》,正是由于成功地进行了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因而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桃源行》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主要表现在开拓诗的意境;而这种诗的意境,又主要通过一幅幅形象的画面体现出来。 诗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渔舟逐水”的生动画面:远山近水,红树青溪,一叶渔舟...
桃源行 桃源行朗读 出自宋代:汪藻的诗词 拼原 祖龙门外神传璧,方士犹言仙可得。 东行欲与羡门亲,咫尺蓬莱沧海隔。 那知平地有青云,只属寻常避世人。 关中日月空千古,花下山川长一身。 中原别后无消息,闻说胡尘因感昔。 谁教晋鼎判东西,却愧秦城限南北。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世外桃源,那是一个与世隔绝,和平、安谧的理想境界。历代文人歌咏桃源之事的篇章层出不穷,今天我们要欣赏的这首诗就与陶渊明的这首《桃花源记》有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安在与梅尧臣相交,两人多有唱和,梅尧臣作有一首《桃花源诗》,王安石亦作了一首《桃源行》。今天我们要欣赏...
诗之人物:桃源中人的生活与情感 在《桃源行》中,王维不仅描绘了桃源的自然风光,还生动地刻画了桃源中的人物形象。他们穿着秦代的衣服,说着汉代的语言,世代聚居在武陵源,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这两句诗写出了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和渔人乍见“居人”所感到服饰上的...
刘禹锡桃源行原文及翻译 摘要: 一、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二、流水盘回绕芳甸,白云飞动蔚阳榛。 三、沿溪花木垂清阴,夹岸峰峦起重深。 四、上游竞渡喧人耳,到此萧然静客心。 五、山花红照水,波上青如蓝。 六、浅濑鹅儿戏,深潭鹭鸟旋。 七、石门一道锁溪山,山花红照水不还。 正文: 刘禹锡的...
王维十九岁时写了一首七言乐府诗桃源行,其题材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他用一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桃源行 王维 〔唐代〕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