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农巾帼行】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又名桃蛀果蛾、桃蛀虫、桃小食蛾、桃姬食心虫、桃小,属昆虫纲,鳞翅目,蛀果蛾科。危害苹果、梨、海棠、花红、槟子、榅桲、木瓜和枣、桃、李、杏、山楂以及酸枣等。在没有套袋的果园 ,受害常比较严重。为害特点:果形变畸,果内虫道纵横,并充满大量虫粪,完全失...
1、树上喷药时,虫害较严重的果园可间隔10天后再喷1次。对一般管理的苹果园,需在每年6月份下旬至7月份中上旬防治一代桃小食心虫。2、8月份中下旬至9月份上旬是防治二代桃小的关键期,每代防治的关键时期用药2次,全年用药4次,将桃小食心虫幼虫杀灭于蛀果前。3、当田间累积卵果率达到2%的防治指标时,用48%...
2,桃小食心虫防治的最佳时间:(1)谢花后防治,桃小食心虫产卵后并不容易被发现,防治的最佳时间是在桃树谢花后至立夏节气之间,在这期间及时用药,防治桃小食心虫的效果会特别好。一般劳动节前后,可用噻虫·高氯氟悬浮剂10毫升,兑水45~50斤均匀喷洒,间隔10天喷洒第2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有效防治桃小食...
桃小食心虫的成虫形态特征如下:其体色灰褐色,复眼呈现红褐色,具有明显的颜色差异。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其前翅中央位置装饰着一个近三角形的蓝黑色大斑,这一特征在识别桃小食心虫时非常关键。此外,翅面上还点缀着一些灰白色的鳞片,后缘则装饰着一些条纹,使得整个翅膀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后翅的色泽为灰色,...
一、桃小食心虫的形态特征 桃小食心虫,这种对果实品质构成严重威胁的害虫,具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它们通常呈现出一种纺锤形或椭圆形的形态,体色多变,可能为黄色、绿色或褐色。此外,桃小食心虫的触角和足部都长有细毛,使得它们能够在果树上灵活移动。这些形态特征不仅有助于我们识别这种害虫,也为我们制定有效的...
【虫害特征与发生规律】据农业专家调查发现,桃小食心虫的危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每年6至7月间,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其中6月下旬达到羽化高峰。成虫羽化后1-3天即开始产卵,随后进入第一代幼虫危害期。这些幼虫在7-8月间大量危害果实,发育期为22-29天。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代成虫在8月份密集出现,8月中旬...
一、桃小食心虫的形态特征 桃小食心虫,这个在果树中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其形态特征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探索。首先,它的成虫体长约为10-12毫米,体色多变,常呈现灰褐色或黄褐色。其触角呈丝状,翅面布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纹。而当它进入幼虫阶段后,体色会变为淡红色,随着成长逐渐变为粉红色至紫红色。这些...
桃小食心虫的发生量每年都有所变动,这与过冬幼虫出土、化蛹、成虫羽化以及产卵等环节对湿度的需求密切相关。例如,在幼虫出土时,土壤需要保持湿润,而在干旱的年份,幼虫几乎无法出土。因此,每次雨后,出土的虫量都会有所增加。同时,成虫产卵的数量也受到湿度条件的影响,高湿环境下产卵数量多,而在低湿环境下则...
令人头疼的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以幼虫蛀食果实为害。幼虫多从果顶附近蛀入果内,而后在果肉内串食,粪便排在果内,俗称“豆沙馅”。果实受害后,蛀入孔处常有流胶现象,称作“淌眼泪”。幼虫脱离果子后,虫孔处可导致腐烂。桃小食心虫在北方果区1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