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附子汤是治疗太阳病发汗太过、汗出不止证的常用方剂,主要以四肢微急、寒疝、腹痛、身痛不仁、难以屈伸、手足厥冷等为辨证要点。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汗出畏寒、大汗亡阳、房后伤风等。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伤寒论》:“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
【方剂名】桂枝加附子汤,出自汉·《伤寒论》。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各三两(各9克),大枣十二枚(3枚),附子一枚(9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扶阳固表,调和营卫。 【主治】主治伤寒表阳虚弱,恶风发热,汗漏不止,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小便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虚 【临床病案】临床主要...
桂枝加附子汤具有调和营卫、温经复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自汗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桂枝加附子汤还具有以下作用: 1.调节免疫功能:桂枝加附子汤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2.抗炎镇痛:该方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3.改善心血管功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
加入一些去瘀的药,就能做到在调理阴阳平衡的基础上,活血通瘀,如桂枝汤加桃仁、红花,或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补阳还五汤。桂枝加附子汤能针对寒证来调理阴阳平衡;桂枝加大黄汤能针对大实证来调理阴阳平衡,诸如此类,不胜列举。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桂枝加附子汤
《伤寒内科论》说:“桂枝附子汤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良方药味完全相同,仅剂量有别,且作用有异,桂枝附子汤用于阳虚肌痹证,故而重用附子三枚即15g,桂枝四两即12g,旨在温阳通经,散寒止痛;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用于胸阳虚弱之恶寒脉微证,用桂枝三两即9g,附子一枚即5g,旨在温阳散寒,是其别也”重要...
《伤寒论》: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歌诀: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组成: 桂枝4两(去皮),生姜3两(切),附子3枚(...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炙)9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炮附子6~10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附子辛温,为一有力的温中、祛寒、逐湿药,尚有振兴代谢机能的作用,无论表里若陷于阴证者,多宜以本药配方治之。桂枝加附子汤即治桂枝汤证而现少阴证者。
附子桂枝汤由附子和桂枝两味药材组成,具有温阳散寒、祛风除湿、调和营卫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寒性病症、风湿病、关节炎、自汗盗汗等,需遵医嘱使用,且附子有毒性,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 附子桂枝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由附子和桂枝两种药材组成。该方剂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包括: ...
桂枝加附子汤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炙三两(9克)、生姜切三两(9克)、大枣擘十二枚(3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6克)。【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适应症状】太阳病发汗太过,遂致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医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