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郡为秦始皇于岭南地区设置的桂林、南海、象郡三郡之一,初设于公元前214年,行政中心设于布山县(有 贵港之说 ,桂平之说(治所在桂平西南蒙圩古城屯)、来宾市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之说 )西汉 桂林郡于秦末为南越国所辖。西汉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因南越国内乱派路博德率军南下,翌年南越灭亡,改置郁林郡...
百越之地,指的是古代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这里部落林立,文化多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百越之地逐渐展现出其在南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桂林象郡的崛起 桂林象郡作为南取战略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经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行政管理变革,这一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郡县。南取战略背后的历史意义 南...
越南独立后,越南的历史学界基本上接受了马伯乐的观点,他们认为象郡不在越南,而是在广西西部和贵州南部,如此就能够证明秦朝没有征服越南。而中国的顾颉刚等人则坚持传统观点。新中国建立后,谭其骧为了“维护国际友谊”,主动接受了马伯乐之说,他画的秦朝版图,将象郡的位置牢牢标记在了广西的崇左。实际上,马伯乐的...
解析 之 1. 原句“以为桂林、象郡”出自贾谊《过秦论》。 2. 文言文中“以”表处置时通常需宾语,完整结构为“以(之)为…”(将“之”作为…)。 3. “以为”是省略代词“之”的形式,“之”指代百越之地。 4. 补充后句意为“将百越之地设置为桂林郡、象郡”,符合语法与文意。
解析 古:把……作为。今:认为。 题目考察“以为”的古今异义。在古汉语中,“以为”常为“以(之)为”结构,即【把…作为】,如“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中“以为”指“把(此地)设为”;现代汉语中“以为”为单一动词,含义是“认为”。题干完整且答案符合语言演变规律,故直接作答。
象州历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岭南设南海郡、象郡、桂林郡,今县境属桂林郡。汉初,今象州地属南越。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象州境内置桂林县,属郁林郡。三国,今县境地属吴,为桂林郡治。凤凰三年(274年)为境内置武安县、桂林县,武安为桂林郡治。隋开皇十二年(592年)置象州,其后多以象州或...
象郡:包括今越南北部以及今广西玉林、北海、钦州、崇左、右江以南、广东湛江、贵州东南部分地区,郡治临尘。 桂林郡:包括今广西北起兴安、龙胜,南至横州、玉林,东起贺州、梧州,西抵河池、巴马一带。郡治布山。 西汉前期,今广西地域大部分属于南海尉赵佗割据岭南而建...
桂林郡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之一,设立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岭南地区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三郡,桂林郡的地理位置在今日的广西一带,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桂林郡的行政中心设在布山县(今桂平西南),而其得名则与境内多桂树有关。桂林郡的辖地包括现在的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邕宁县、...
这句话的翻译为“(秦朝/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将其划为桂林郡和象郡”。该句出自《过秦论》,描述了秦朝向南扩张领土并设置行政区域的重要历史事件。以下从翻译技巧、语法结构及历史背景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词汇层面的精准对应 “南取百越之地”中,“南”为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