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押韵是没有问题的,押平声韵,但多处失替。平仄是格律诗的本质特征,多处失替的诗注定不是格律诗,因此这首家喻户晓的《静夜思》也是古体诗,并不是格律诗。第3首 唐朝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一首很精彩的启蒙诗,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背,但这首...
第二是对句数做了规定,每首八句的称“律”,即“五律”或“七律”;每首四句的“绝”,即“绝句”,细分为“五绝”和“七绝”两种;而多于八句的则称作“排律”。 除基本句式以外,格律诗的主要要求还有四大要素,即平仄、押韵、对仗与粘对。以下将分别说明。 平仄 ①四声 平仄的概念会涉及到音韵学的内容,中古...
佳讯催行急,迎君牧帐西。相思不堪赠,走马摘花儿。牧人妇 炉上茶香溢,出门望远频。山溪片时雨,应不阻归人。塞罕坝道中 青葱一路净无埃,走马山中胸臆开。岭上伊人应最乐,长歌飘下白云来。即景 并辔行来白与红,蹄声踏踏语哝哝。镜头裁下双双影,镶入夕阳画框中。蘑菇圈 原上闲云倏去来,晴阴散聚总难...
1仲冬湖边行 皖道梅枝散,高河日景明。 冬来湖逝水,此去谷流声。 岸上游人走,沙头钓叟行。 村姑衣浣去,水鸟羽张鸣。 小店何餐卖,平桥远屋横。 敲门稀粥买,倚槛见蔬生。 老瘦门前走,声来苑后迎。 听歌知鬓改…
五绝是“五言绝句”的简称,“五言”指的是每句诗都是五个字,绝句指的是全诗一共有四句,所以一首五绝正文肯定是20个字。例如下面这首《登鹳雀楼》就是一首标准的五绝: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顺便说明一下,格律诗的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一般来说,五绝以首句不入韵为...
词、曲也可称为格律诗。 这种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 格律诗都有一定的限制。它的句数是一定的。如,律诗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格律诗。如中国的近体诗(绝句、律诗)、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
格律诗讲究节奏,一般五言是「2-2-1」(白日-依山-尽)或「2-1-2」(驱车-登-古原),我们统称为「2-3」,七言是「2-2-1-2」(两个-黄鹂-鸣-翠柳)或「2-2-2-1」(窗含-西岭-千秋-雪),统称为「2-2-3」。一般来说,重心落在每节的後半段。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正是从此衍生。不急,...
三、格律诗 1. 用韵规则及特点 格律诗用韵规范,要求比古体诗严格的多。其用韵可用“一韵到底”、“偶押首活”和“韵白两脚平仄颠”这三句话来概括。一韵到底:一首诗押韵字,须为同一韵部,且平仄相同(通韵与新韵中同一韵部分平仄)。随着时代发展及语音的变化,采用平水韵时,首句用邻韵已被普遍认可...
一般认为,近体诗产生于初唐诗人沈佺期与宋之问,二人开始使用格律诗相互酬唱,接着在一定范围的文学圈子中逐渐形成影响,最终带动了整个社会诗歌风气的变化。钱良择在《唐音审体》中说:“律诗始于初唐,至沈、宋而其格始备。律者,六律也。谓其声之协律也,如用兵之纪律,用刑之法律,严不可犯也。”说它“如用兵之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