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的作者是魏学洢。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与拓展:作者简介: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号茅檐,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末著名散文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核舟记》是其代表作,被清代人张潮编志的《虞初...
《核舟记》是由明代作家魏学洢撰写的一篇文章,由清代学者张潮编选到《虞初新志》,《核舟记》生动地描述了一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文章描述了用桃核刻成的小舟,表明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使用从两头到中间,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热情赞扬了我国明代的民间工艺匠人的...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他最著名的微雕艺术作品是“桃核舟”。此枚明代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位置与魏学洢《...
2、《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全文语言生动平实、洗练,“核舟”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具体...
《核舟记》的作者是魏学洢。以下是关于魏学洢的简介:基本信息:魏学洢,约1596年出生,约1625年去世,明末散文作家。字子敬,是明臣魏大中的长子,浙江嘉善人。文学才华:魏学洢自幼聪明好学,七岁时就能作诗。他擅长写文章,尤其以赋作精妙著称,颇受乡亲们的欣赏。生平经历:魏学洢生活在晚明阉党横行的...
作者是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 思路分析与延伸: 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号茅檐,明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著名散文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核舟记》是其代表作,被清代人张潮编志的...
解析 《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所编写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代的魏学洢。答案:明代 魏学洢 张潮 虞初新志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笔者也是因为偶然,才得知《核舟记》的作者——魏学洢可歌可泣的经历。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号茅檐,明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末天启年间著名的江南才子,是明代的文学大家。他出生在浙江嘉兴的一户官宦人家,父亲是名臣魏大中。看《核舟记》,想象中作者该是个有闲情的雅士,生活安稳、平静。但看魏...
核舟记的作者简介:魏学洢,约1596年出生,约1625去世, 明末散文作家。字子敬,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嘉善今属浙江人,万历四十年1571为诸生。魏学洢在七岁时就能做诗,生性孝顺。曾经有一次不小心摔下桥,断了脚,也不敢大声喊痛,唯恐父母担心受怕。年少时,曾和父亲魏大中一起到帷萧寺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