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核武器的巨大威力,任何涉及到核武器的战略及使用理论,必将是复杂甚至是反人性的,下面就试举三例。 一、核捆绑 这种理论说来很容易理解:核力量相对弱小的国家(如我们的一个邻居)通过已方核力量将某个具有更强核能力的国家(如我们或者另一个邻居)捆绑于己方的战车上,即在无预警的情况下核攻击其中一方,以挑起...
也就是说,只要任何国家在核打击中只要还保留一艘核潜艇,就能对对方造成足够威慑的核打击。有了战略导弹核潜艇,基本就可以宣布自己拥有了绝对的核反击力量,这个是对对方威慑的最后一环。现实中,英法还都放弃了路基核武器,作为自身核威慑保护伞全部交给了战略核潜艇了。实际上,冷战期间关于核战争还有很多相关理论...
本文简要介绍晶体成核领域中的经典成核理论和非经典成核理论,主要内容来自于文献[1]。晶体成核理论“nucleation theory” 1)按照初始溶液是否存在团簇可以分为初级成核和二次成核 初级成核:从无到有的成核 二次…
心理学有各种分支:认知、社会、发展、教育、工程、临床等,已有的大大小小的理论浩如烟海。但我最近在思考,心理学有没有“核理论”,可以尽可能地覆盖人类心理的方方面面? 首先两点需要明确指出: (1)心理学的核理论只能包含规律,没有定律。一切心理学的理论的表达都应该是“大多数人都XX”,而不是“人类都XX”。
核威慑理论,主张以核武器作为对外政策的支持能力,并作为达到外交政策目标的威慑力量的一种特殊理论。该理论最早由美国国务卿J.F.杜勒斯于1954年提出,以后又经H.A.基辛格等加以系统阐述。解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表明,由于核战争的巨大风险,使得核威慑单纯作为一种军事政策很难找到运用的场所。由于谁也不敢以身...
正是因为这两大不习惯的发生,使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得出结论,美国早在1960年代便已经形成相互确保摧毁的核理论,而如今这一理论已经失效,美国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策略,以便同时应对中俄两个核大国的崛起。第一,美军战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上将鼓吹增强美国核力量的言论值得关注,而他提出的两大不习惯实际上真实地...
梅德韦杰夫对此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美国政客和记者正在认真讨论向基辅转移核武器的后果。”梅德韦杰夫称,即使是这种核武器转让的威胁也可以看作是对俄罗斯发动核战争的准备。他说:“根据俄罗斯最新核理论,此类武器的实际转让可视为对我国发动攻击的既成事实。”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核战争理论,主张使用核武器进行战争的理论。1945年8月美国使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长崎,标志着核武器时代的到来。解释 随着核武器的发展,曾先后出现全面核战争、有限核战争和战区核战争等核战争理论。全面核战争理论认为,核战争是核大国之间最后的决战手段,双方将无限制动用核武器库的所有武器。有限核战争理论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