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木皮岭》篇首就这样写道:“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这直接揭示了老人家的行踪,他在栗亭,还怀念在凤凰村结草堂寓居的日子,我们完全可以推断杜甫羁旅同谷期间确曾在栗亭停留。 烟雨流泻,一路贪看车窗外的田园美景,不觉间就...
山势和缓、上有树木)明显不一致;另外草坝梁北坡下不远处即栗川乡(栗亭村、杜公村所在地),20里处为伏家镇(古栗亭),这两地与草坝梁从距离上看均不符合杜甫“卜居尚百里”的说法;栗亭在唐乾元间为同谷县下辖栗亭镇,唐时河池郡之河池县在距栗亭仅...
历史地名> 栗亭 古镇名。即今甘肃省徽县西北伏家镇。北魏正始中置栗亭县。属广业郡。后废为镇。唐杜甫《木皮岭》:“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五代唐清泰三年(936年)复置县。属成州。蒙古废。 栗亭相关 长冈 长冈乡 长冈店 长冈郡 长冈埭 长冈墟 ...
“杜甫栗亭诗”出自唐代赵鸿的《栗亭(赵鸿刻石同谷曰。“杜甫栗亭诗”全诗 《栗亭(赵鸿刻石同谷曰,工部题栗亭十韵,不复见)》唐代 赵鸿 杜甫栗亭诗,诗人多在口。悠悠二甲子,题纪今何有。《栗亭(赵鸿刻石同谷曰,工部题栗亭十韵,不复见)》赵鸿 翻译、赏析和诗意 栗亭原是杜甫的...
徽县栗亭学校坐落于伏镇河流域下游,坐落在陇南深圳工业园区,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6660平方米 ,建筑面积2403 平方米。发展 栗亭学校座落于伏镇河流域下游,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6660 ,建筑面积2403。服务范围人口总数6545人,现有学生496人,设12个教学班,教师25人,其中本科学历15...
栗川镇古称栗亭,浸润着丰富的人文气息——它是诗圣杜甫在陇右最后的流寓地,也是著名的栗亭砚出产地。宋代书法家米芾在《砚史》中记载了十九种砚石,栗亭砚石名列其中:“栗亭石色青、有铜点,大如指、发墨不乏,亦有瓦砾之象”“栗玉砚、理坚、色如栗、不甚着墨,为器甚佳”,此外,清代马丕绪《砚林脞...
历史地名> 栗亭县 北魏正始中置,属广业郡。治所在今甘肃徽县西北伏家镇。后废为栗亭镇。杜甫 《发秦州》 诗云: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五代唐清泰三年 (936) 复置,属成州。元至元中省入徽州。 古县名。北魏正始年间置,治今甘肃省徽县西北伏家镇。属广业郡。后废。五代唐清泰三年(936年)复置...
栗亭县 历史地名 栗亭县怎么写好看: 栗亭县历史词典解释 北魏正始中置,属广业郡。治所在今甘肃徽县西北伏家镇。后废为栗亭镇。杜甫 《发秦州》 诗云: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五代唐清泰三年 (936) 复置,属成州。元至元中省入徽州。 古县名。北魏正始年间置,治今甘肃省徽县西北伏家镇。属广业...
“栗亭在何处”出自宋代张耒的《寄集节二首》。“栗亭在何处”全诗《寄集节二首》宋代 张耒北风号空庭,山雪鸣急霰。是时我与子,倾盖初相见。相逢两恨晚,语罢喜复叹。明灯照红炉,杯酌方烂漫。刘公摩霜鬓,气若初捷战。喜我两人交,深杯手持劝。纵横恣谈笑,一醉便侵旦。想子病酒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