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中草【作者】李白 【朝代】唐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标签:抒情乐府命运 译文 注释 鸟在野草田间衔枝,却误入了枯桑丛里。 入地不深容易拔起的根植生在异地的土壤上,适逢春天尚且不会枯死。 草木即使没有感情,也由于相互依靠还能...
注释:客土:异地的土壤。危根:入地不深容易拔起的根。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译文:草木虽然无情,因为彼此的依靠尚可以生存。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译文:为什么是同一棵树上的枝叶,命运却有枯荣的不同? 小提示:李白《树中草》的翻译及注释内容 ...
《树中草》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青树中草,托根非不危。 草生树却死,荣枯君可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树中的草来表达人事无常的主题。诗人观察到树下的青草,它们生长在树的庇护下,看似安全稳定,但实际上也存在着生命的脆弱和危险。草虽然依附在树根上,...
《树中草》以草木的生长枯荣为引子,探讨了生命的坚韧与命运的多变。李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更寄寓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写作手法:1. 托物起兴:李白以“鸟衔野田草”这一自然景象作为诗的起兴,巧妙地引出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
树中草 《树中草》是清代诗人弘历创作的一首诗。作品原文 风吹秋草子,寄生枯树中。枯树无枝叶,托荫交茏葱。草树非同根,尚自相依倚。友朋怀二心,害不视乎此。作者简介 弘历(1711-1799),即清高宗。清代皇帝。年号乾隆。1735-1796年在位。爱新觉罗氏。满族。雍正第四子,名弘历。
《树中草》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年)。诗人在诗中以树中草为主题,寄托了高洁的志趣和不同流合污的人生追求。 【树中草诗的意义与主题】 《树中草》一诗以树中草为寓意,表达了诗人对坚贞不屈、不媚世俗的高尚品质的赞美。在诗中,树中草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与世无争,却...
树中草原文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树中草作者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 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 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
杂曲歌辞·树中草 《杂曲歌辞·树中草》是唐代张祜的乐府诗。诗词原文 青青树中草,托根非不危。草生树却死,荣枯君可知
青青树中草,托根非不危。草生树却死,荣枯君可知。译文及注释 张祜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