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圆栉壳虫是产于重庆市华蓥山唐家河坝的早奥陶世(O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尾部平缓凸起,作半圆形,上侧角圆润,前边缘成一直线。中轴长锥形,凸起,中轴前段的宽度约为一个肋叶宽度的一半、向后作有规则的缩小,伸达至与后边缘之间的距离,约等于尾部全长的四分之一;具有六个平列的轴环节和一个长而圆润的...
栉虫目 Order Asaphida Salter,1864 栉虫超科 Superfamily Asaphoidea Burmeister,1843 洪基虫科 Family Hungaiidae Raymond,1924 拟栉壳虫属 Genus Asaphopsoides Hupe,1955 永顺拟栉壳虫 Asaphopsoides yongshunensis 年代:奥陶纪下奥陶世弗洛期477.7-470Ma 产地: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永顺县芙蓉镇列夕乡 特征:体长...
至此,这种巨大的虫子,被定名为永顺拟栉壳虫。而作为栉虫目,宏基虫家族的分子,中国最大完整三叶虫的宝座,也算是实至名归。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个家族都是体型扛把子。葡萄牙的一种宏基虫科三叶虫Hungioides bohemicus,更是一举突破九十厘...
🔍 探索一只命运多舛的永顺拟栉壳虫(俗称“大饼”)的重生之路。这只大饼经历了A、B、C三人的手,最终在我这里焕发新生。💡 故事从A兄在产地收集开始,B兄从A兄处购得,后与C兄交换。我因B兄的强烈推荐,相信C兄的人品和A兄的眼光,得以拥有这只大饼。🔧 原本以为品相尚可的大饼,在我决定进行气动笔精修后...
腰口子栉壳虫是产于重庆市南川区腰口子东万凉亭的早奥陶世(O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头鞍切锥形,中部纵线强烈凸起拱曲,长度占头部全长之半,具三对头鞍沟:第一对(前一对)和第二对头鞍沟仅成一浅坑,甚短,并且向外伸。但不伸达背沟;第三对(后一对)较深,分为两支,前一支较短,斜向前伸,后...
尖头栉壳虫是产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女娲庙北山坡大湾的早奥陶世(O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头盖平凸,长度约为后边缘沟两外侧之间宽度的一半。头鞍向两侧下弯,前部凸起,其长度约为头盖长度的3/5,由后向前极缓慢的缩小,前端略尖出。头鞍具3对深的头鞍沟,但均不伸达背沟;其中最前一对和中间一对...
双棘虫(Hypodicranotus)是一种浮游三叶虫,隶属于栉虫目,化石发现于美国纽约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中奥陶世海相地层中。除了浮游三叶虫的通用特征——唯一甲壳两侧的大眼睛外,它的背侧外壳与其他栉虫目很相似。但特别的一点是,双棘虫的头部下方有一个巨大、分叉的口下板,口下板突出,光滑圆润,使外壳呈圆润的流线形...
永顺湘西虫Xiangxiia yongshunensis 永顺拟栉壳虫完整背壳标本(标本产地:湖南;收藏者:果冻) 1982年,刘义仁老师在《湖南古生物图册》中发表了一种大型三叶虫——永顺湘西虫Xiangxiia yongshunensis。书中描述这种三叶虫最大个体长33.5厘米,宽18.4厘米。其长度比一张A4纸还要长。下图为书中发表的三个标本的图片。
栉壳虫属(Asaphopsis)是三叶虫纲褶颊虫目的一属。头鞍短宽,前端微收缩,头鞍沟3对,均成坑状,不与背沟相连。眼叶中等大小,位于中部。固定颊狭,后侧翼宽,在头鞍的两侧旁有一对半圆形的叶状体。前边缘大而平,向前扩大。尾部近方形,中轴窄,分7~8节,肋部分6~7节,间肋沟几近尾缘,边缘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