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可加味半夏、厚朴等,或减去川芎、加瓦楞子等。 柴胡疏肝散有理气的柴胡、香附、陈皮、枳壳等,活血行气的川芎,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可用于肝气郁滞导致的胁肋胀痛、寒热往来、善太息、脉弦等病证。 该方加化痰的半夏,宽胸下气的厚朴,可用于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的梅核气症状。 该方加当...
柴胡疏肝散,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歌诀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立能消。组成 陈皮、柴胡、川芎、香附...
加减柴胡疏肝散 【方名】加减柴胡疏肝散 【处方】柴胡、川芎、枳实、香附、陈皮、厚朴(各10g)、白芍、半夏(各6g)、甘草(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300毫升,早晚各服1次。 【适用病症】用于疏肝和胃、理气止痛。胃神经症(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型),症状为腹痛、腹胀、纳差、嗳气、伴有失眠、健忘、腹泻、易激动...
柴胡疏肝散 一、古方简介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醋炒陈皮6g,柴胡6g,川芎5g,香附5g,枳壳5g,芍药5g,炙甘草3g。 【功用】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 二、临床新用 (一)内科疾病 ...
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 【组成】柴胡,枳壳,白芍,旋覆花(包煎),代赭石,茯苓,生姜,甘草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主治】胆汁反流性胃炎,属肝胃不和型。【症见】胃脘痞满、胀痛,连及两胁,泛酸嘈杂,时泛吐苦水,嗳气较频,自感咽喉如有物梗阻,舌淡苔白,脉弦。【用法】水煎服分早、...
柴胡疏肝散_医医偶录卷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3 1.1. 组成:柴胡1钱2分,陈皮1钱2分,川芎1钱,赤芍1钱,枳壳1钱,醋炒香附1钱,炙草5分。 4 1.2. 功效:肝气左胁痛。 4 1.3. 来源:《医医偶录》卷二。 4 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4 ...
1、柴胡疏肝散_张氏医道卷十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柴胡疏肝散_张氏医道卷十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11.原方81.1.组成:柴胡2钱,橘皮(醋炒)2钱,川芎(童便浸,切)1钱半,芍药1钱半,枳壳(炒)1钱半,甘草(炙)5分,香附(醋炒)1钱半,山栀(姜汁炒黑)1钱,煨姜1片。81.2.功效:怒火伤肝,胁痛,血菀于上。呕血,脉弦数...
PAGE111 柴胡疏肝散_医学传灯卷下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TOC \o 1-3 \h \z \u 柴胡疏肝散_医学传灯卷下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45 1.1.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白茯、白芍、香附、枳壳、玄胡。 45 1.2. 功效:痞块,痛无形质,不时而发者,非痃即癖。 45 1.3. 来源:《医学传灯》卷下...
35 1.1.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白茯、白芍、香附、枳壳、玄胡。 35 1.2. 功效:痞块,痛无形质,不时而发者,非痃即癖。 ... 35 1.3. 来源:《医学传灯》卷下。 ... 35 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 35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