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散用于伤寒热毒气攻眼,障翳赤涩疼痛。 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柴胡散--《圣惠》卷十 【处方】柴胡(去苗)3合,赤芍药3合,黄芩3合,栀子仁3合,枳壳(麸炒微黄,去瓤)3合,麦门冬(去心)3合,人参(去芦头)3合,赤茯苓3合,石膏3合,葛根(锉)3合,甘草(炙微赤,锉)3合。 【制...
柴胡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散 药方名称柴胡散 处方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根.节)、柴胡(去苗),各半两。 炮制上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
柴胡疏肝散出自《医学统旨》,为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功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现代常用于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胁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剂量 古代剂量: 陈皮、柴胡(各二钱) 川芎、香附(各一钱半) 枳壳、芍药(各...
柴胡散--《圣惠》卷七十六 【处方】柴胡1两(去苗),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紫苏茎叶半两,木通3分(锉),大腹皮半两(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3-4月,气壅恶食,呕哕,肢节烦疼,或脚膝虚肿。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
14痤疮/柴胡散——陆红医案 赵某,女,19岁。2002年3月5日初诊。面部痤疮近2年,此起彼伏,经临之前尤为明显。同时月经不规律3年,经来前少腹胀痛,烦热,乳房作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肝郁血热,治以疏肝解郁、凉血清热,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疏肝散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作用。其主要药物组成包括: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胁肋疼痛、情志抑郁、脘腹胀满,还可以用来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此外,柴胡疏肝散还能够治疗慢性肝炎、肋间神经痛、慢性胃炎等疾病。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服药期间,患者...
柴胡散: 拼音:Chái Hú Sàn 处方: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根、节)、柴胡(去苗),各半两。 制法:上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乾烦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用途用量: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
柴胡散--《圣惠》卷六 【处方】柴胡(去苗)半两,桔梗(去芦头)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半两,地骨皮半两,生干地黄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葳蕤半两,赤茯苓半两,木通半两,赤芍药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第一个,头痛。柴胡疏肝散可以调理因肝气郁结导致的头痛,这种头痛很有特点,就是在头的两边,感觉有血管给那一跳一跳的,疼痛有的是刺疼,有的是胀疼。每天发作不定时,在发完脾气后疼痛更加剧烈。这可能是因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堵顺着肝经上于头部所致。第二个,心口疼。适用于调理因气滞心胸而导致的胸口...
本文出自“南开孙药师”,用于医药科普,供参考。柴胡疏肝散5个巧搭配,一文总结:1、柴胡疏肝散+枸橼酸铋钾:慢性胃炎柴胡疏肝散中柴胡可疏肝解郁,白芍可柔肝缓急,枳壳可理脾导滞,川芎可行气活血,香附可疏肝理气,甘草可调和药性,全方可活血止痛、疏肝行气。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柴胡有抗炎、镇静、止痛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