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月,57岁的柴继杰又被推上“传奇”之巅。作为中国大陆首个获德国洪堡教席奖的学者,他刚刚全职回国加入西湖大学,紧接着又获得了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颁奖词写道:“奖励他们为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柴继杰 近20年来,柴继杰一直在寻找植物...
经过近20年的合作,2019年,柴继杰和周俭民在植物中发现由抗病蛋白组成的抗病小体。抗病小体是由免疫受体蛋白在识别病原体效应子后形成的多组分复合体,这种复合体通过形成钙离子通道引起植物免疫反应,从而保护植物免受感染。柴继杰解释说,植物无法移动,遭遇病虫害时不能像动物那样逃离。尽管植物体内抗病蛋白数量众多,...
2024 年 3 月 13 日,西湖大学柴继杰教授团队,中国农业大学宋文教授团队,北京师范大学刘莉教授团队以及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 Paul Schulze-Lefert 教授团队联合在Nature上发表题为Substrate-induced condensation activates plant TIR domain pr...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柴继杰,是中国大陆首位获得德国洪堡教席奖的科学家,最近他又获得了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荣誉的背后,是一路勤勉的努力,是近20年的坚持。在柴继杰看来,好奇心和兴趣是持之以恒的原动力。前不久,2023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免疫学讲...
柴继杰,1966年生于辽宁,现为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他是非科班出身的科学家,曾在造纸厂工作,后转行进入生物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柴继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免疫领域,特别是在抗病小体的发现和功能阐明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个人经历:- 1987年,柴继杰在大连轻工业学院获得学士学位。...
柴继杰1966年生于辽宁。1983年9月,考入大连轻工业学院(现在大连工业大学)制浆造纸专业832班,是不折不扣学造纸出身。 “当时的校园很小,只有一进校门的那一栋教学楼,后面有几栋零星的宿舍楼,其他地方都是荒地。”柴继杰教授2018年7月...
柴继杰荣获三项大奖之一的“生命科学奖”。与他一同分享这个奖项的,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俭民,两人在植物免疫上的研究合作,跨度将近20年。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首个非官方、非营利的科学奖项,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有着“中国诺贝尔奖”的美称。颁奖词写道:“奖励他们为发现抗病小...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柴继杰名列其中。过去20年,施一公常在不同场合提起这个学生,把他作为大器晚成的典型,用来激励准备投身科研的年轻人。从那些讲述中,人们可以拼凑出柴继杰的学术轨迹,那是一个不常见的科学家样本:14岁,拒绝接替父亲的烟草收购站岗位,选择上普通高中;17岁,...
不过,今天却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施一公最“嫌弃”的男学生,到他手下做博士后的时候,还比施一公大1岁,这个学生名叫柴继杰。柴继杰在申请加入施一公位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实验室时,施一公其实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这个学生的专业知识肯定要比其他学生差一些。因为,其他学生来之前至少有几篇第一作者的CNS文章,但是,柴继杰...
1998年,年仅31岁的施一公已经是国际生物学界的后起之秀,正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在收到的一堆博士、博士后的简历中,他看到一份独特的履历:一个名叫柴继杰的人,在中国基层造纸厂工作了4年,然后考上硕士和博士,现在又来申请博士后。施一公觉得这个人有点儿“邪乎”。按捺不住好奇心,他拨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