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际明在贵州“追剿”红军及主持地方剿匪期间,制定贵州绥靖三大政策。即“保甲联保、民枪联保、自卫调联之连坐也”。通过这种联保之法,使得长期盘踞于川、滇边区二十余部匪患,乃得肃清。川黔,湘黔公路、贵州全省通讯网,复告完成。在抗战中,柳际明多次立功受奖,并首创“对倭交通破坏战术”,专以破解日军先进的...
柳际明,浙江临海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赴广州,加入中国国民党,入黄埔军校工兵科任上尉教官。 1926年随军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初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生总队工兵大队少校大队副。后率部参加平定夏斗寅叛变,任中央独立师(由武汉军校学员组成)工兵营营长。 1928年任南京要塞司令部参谋长,后改任陈诚第十...
柳际明,1899年11月21日出生于浙江临海,本名善,字际明。他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八中学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工兵科,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1922年7月,柳际明担任浙江陆军二师工兵营少尉见习,并晋升为中尉副官。1924年8月,他成为黄埔军校教官部的上尉工兵教官,开始了他在军事教育领域的贡献。1926年5月...
1926年春天,柳际明抵达广州,他投身国民党,并在黄埔军校担任工兵科的上尉教官,随部队参与了北伐战争,展现了其军事才能。1927年初,他晋升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学生总队工兵大队的少校大队副。随后,他领导部队平定了夏斗寅的叛乱,任中央独立师(由武汉军校学员组成)的工兵营营长。1928年,柳际明担任南京要塞...
非常巧的是,柳际明在大陆的侄子柳敏也给快报打来电话,并拿来了他父亲在1997年编写的《阻塞战歌》,里面收录了柳际明亲自写的5篇在宜昌作战时的回忆文章,还有柳际明的亲人和战友对柳际明的回忆。 柳敏说:“柳际明是我的大伯伯,我父亲和他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当年,我大伯伯是国民党,我父亲是共产党。我幼年时不曾听父...
资料价值-李鹤生《第七十五军抗日战争经过》15页提及淞沪抗战、军长周岩、顾祝同、张治中、张世希、陈得法、胡宗南、王耀武、俞济时、吴振华、黄光华、板垣师团、李宗仁、关麟征、汤恩伯、王仲廉、孙连仲、孙庆桂、台儿庄、武汉保卫战、陈诚、霍揆章、军长张琪、柳际明、副师长李邦华 举报 ...
小提示:"碧寺烟中静,红桥柳际明。"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红桥:红色之桥。桥名。在江苏省扬州市。明崇祯时建,为扬州游览胜地之一。 小提示:"碧寺烟中静,红桥柳际明。"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红桥
柳际明(1899~1976),又名善,字际明,以字行,黄埔军校工兵科上尉教官,籍贯浙江临海,黄埔军校工兵科上尉教官。又名普,字际明,以字行,浙江临海人。浙江省立第八中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工兵科毕业。
“红桥柳际明”出自宋代范仲淹的《苏州十咏其九·观风楼》。“红桥柳际明”全诗《苏州十咏其九·观风楼》宋代范仲淹高压郡西城,观风不浪名。山川千里色,语笑万家声。碧寺烟中静,红桥柳际明。登临岂刘白,满目见诗情。作者简介(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柳际明 (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第七十五军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