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是建立在数学统计的基础之上,重点是对消耗时间的记录进行分析,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状况,并养成管理自己时间的习惯。定义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出自《奇特的一生》,该书讲述了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对个人时间进行定量管理而得名的。简单地说,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就是要记录时间、...
我们虽然从远处观察这一不断升华的精神,但也仍然禁不住产生欣喜和羡慕之感,禁不住对人类精神的巨大能量深表敬佩。柳比歇夫并没有建树丰功伟绩,可他建树的要比功绩的意义更为重大——这就是过得很好的一生。这一生的奇特性、谜和秘密就在于柳比歇夫把一生中的特殊现象看成是自然现象。也许这确实是自然的理性生活?
最后格拉宁终于深刻地认识到,由于柳比歇夫长年累月地坚持时间统计法,长年累月地坚持,以至于怎样呢,以至于时间的河流在别人眼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到了柳比歇夫的眼前,分分秒秒地是那样清清楚楚地从他的眼前一点一滴地走过了,他随时随地地可以看见时间的河流在缓缓地流淌,甚至也可以说时间的河流就在他的身...
随着对时间的把握度越来越精准,除了记录,他也规划时间,比如柳比歇夫1966年的年终总结(括号外是计划完成的时间,括号内是实际完成的时间,误差极小):第一类工作:570(564.5)路途往返:140(142)交际:130(129)私事:10(8.5)...1966年,第一类工作共计1906小时,原计划为1900小时。与1965年相比,增加2...
柳比歇夫(1890年四月五日—1972年8月31日) 在世间停留82年 28岁:找到人生目标 26岁-82岁:时间统计法使用了56年 他是我的“老师”(跨越时间的) 番茄TODOapp:使我更好的使用时间统计法,更好的记录时间(感谢科技的进步) 问题在于:一个人只有向自己提出远大目标时,这个时间统计法才能成立 ...
柳比歇夫每天动手统计,计算用了多久,有多少是浪费的,不隐瞒、不夸大、不缩小。因为他是有目标的人,为了这个目标,必须将自己的时间管理起来。为了研究科学这个目标,他发现,他的工作要求付出与正常人无法比拟的精力。简单来说,要用更多的时间,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自己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挖掘到更多的...
柳比歇夫有自己的一个账本,这是专门用来记录时间的账本。从1916年起,柳比歇夫开始记录自己的时间支出。具体格式如下:日期+事件+花费的时间:2023年4月5日背单词1小时 当然这里所记录的时间都是经过脱水的,喝茶抽烟上厕所这种中途损耗都不被计算在内,由此可见他记录时间的认真态度。柳比歇夫的记录过程十分简单,从不...
那些天天喊着“我好忙,我没有时间”的人,可能只是在自我欺骗。不信,你看看柳比歇夫,他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时间管理极限!柳比歇夫从1916年到1972年去世的那一天,整整56年,每天都一丝不苟地记录他的时间支出。他一生发布了70多部学术著作,还写了不少科学回忆录和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总共写了五百多印张。
给生活做减法,并不意味着漫无目的度日。我们拒绝的不是忙碌,而是盲目忙碌。看柳比歇夫,坚持用他的时间统计法对所消耗时间的记录进行分析,养成管理自己时间的良好习惯,八旬人生,成就斐然。 01 柳比歇夫其人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1890年4月5日——1972年8月31日),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