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被后世文人反复吟唱的经典诗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经典诗句,也是创作于西周的一首戍卒返乡诗《小雅·采薇》中的诗句。曾经出征之时,依依杨柳,枝茂叶盛,如今回来途中,大雪飞扬。春天和冬天、杨柳和大雪的鲜明对比表现出戍役生活的艰辛。这里的杨柳...
诗人以柳树为媒介,将春天的美好与柳树的坚韧生命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8、《柳》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李峤的《柳》如一幅细腻而生动的画卷,将柳树那独特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
早晨下起春雨,将外面的尘土打湿,客舍周围的的柳树长出新绿,柔嫩翠绿。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柳树如碧玉般晶莹翠绿,仿佛是一位身着碧玉长裙的佳人,优雅而高贵。万千柳条如丝如绦,轻盈垂下,随风摇曳,宛如少女的秀发,飘逸动人。5、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枝头绽出的细叶嫩芽,远望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柳树生长在永丰坊西角荒凉的院落里,整日无人,这美好的柳枝有谁来光顾呢?此诗将咏物和寓意融合在一起,生动传神,明白晓畅。【7】《咏柳》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
《青门柳》唐代: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忆秦娥.箫声咽》唐代: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闺怨》唐代: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
才晓便扶头。 《如梦令·春景》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东城》 元·赵孟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领略完以上十首以柳树为主要意象的诗歌,那么,哪位诗人所写的古诗或诗句是你最欣赏?
(2)柳 唐 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杨柳堆烟,柳树因为其枝条漫长,众多,依依而垂,远望似有烟雾笼罩一样,所以人们时常称呼杨柳为“烟柳”。诗人描写的杨柳应该在蒙蒙细雨中,远远望去,江畔一排柳树如烟如雾,朦胧中与桃杏相映,构成了一幅美丽之景,如诗...
描写柳树的古诗 1、《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青门柳》 唐 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长安新柳》 唐 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
而到了夏天,关于柳树蓦然减少,是不是夏天的柳不重要,或者不美丽呢?实际不是。是因为到了夏天,柳树回归了最实用的功能,而相对于这些实用的厚重和普遍,那些柔美形容柳色清新的诗句,就显得苍白了。人们对于常用的感觉亲密的东西,往往存在一种无言感恩。因为美已经无法涵盖这时的柳树了。所以相对而言,专门吟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