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军碑》的全称是《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该碑刻为柳公权最为出名的楷书书法碑刻之一,与《玄秘塔碑》都有着很深的影响力。《神策军碑》碑于唐武宗会昌三年刻立于皇宫的禁地之中。其碑文,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负责撰写,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书法部分则由柳公权执笔,柳公权的书法在当时也是有着很大影响...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撰文,正议大夫柳公权书丹,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宫禁地,碑石大小不明,后毁于战火。拓本极少,仅存北宋所拓孤本,且仅存上册(原拓本分为上、下册),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一、《神策军碑》的故事:唐武宗示好宦官 公元754年,...
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柳公权的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他们的风格仍继承王家风格,结体严谨,...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宫禁地,碑石大小不明,崔铉撰文,柳公权书。碑文记录了回纥汗国灭亡及安辑没斯来降等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撰文,集贤院学士判院事柳公权书写,更...
柳公权《神策军碑》的章法布局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行列整齐:全帖行行分明,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排列整齐,给人一种严谨、规整的视觉感受,体现出楷书章法的规范性和秩序感,犹如受检阅的部队,排列整齐,巍然肃然.- 大小兼备:字形大小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大小相互搭配,纵横交错,使整体布局在规整中富有...
《神策军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崔铉撰文,柳公权书,徐方平篆额。其书法结构严整,骨硬气刚,清健端庄,极能体现柳体楷书匀衡瘦硬、骨力遒劲的特点。最近有人问了一个问题:“颜体和柳体的不同?”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最明显的要看字帖,从两人的代表作看自然能感受到不同的...
高清版神策军碑!唐代柳公权楷书代表作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刻于唐会昌三年(843年),立于长安宫廷禁地。此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撰文,集贤院学士判院事柳公权书写。当时,唐武宗李炎即位不久,为了修复与宦官的关系,决定巡视左神策军,宦官仇士良借此机会奏请立此碑以纪圣德,武宗应允。柳公权当时为左散...
《历代墨宝选粹:柳公权》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撰文,集贤院学士判院事柳公权书写,更增添了此碑的艺术价值。柳公权书写的碑文,其书法结构严整,充分体现了柳体楷书骨骼开张、平稳匀称的特点,加之此碑刻工精良,拓本与真迹无异,故被后世奉为柳书代表作。《历代墨宝选粹:柳公权》是中国唐代楷书碑帖作品集,由杨汉卿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