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立芝认为 “总统的话分量太大,决不可恣意乱说”。三、柯立芝的影响 1. 正面影响 卡尔文・柯立芝在位期间对美国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一时期也被称为 “柯立芝繁荣”。在柯立芝执政时期,美国经济繁荣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的膨胀,特别是汽车、电气工业、建筑...
卡尔文·柯立芝,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Jr.,1872年7月4日-1933年1月5日)。柯立芝毕业于美国雪城大学,美国第30任总统,共和党籍。佛蒙特州律师出身,在马萨诸塞州政界奋斗多年后成为州长。1920年大选时作为沃伦·哈定的竞选伙伴成功当选第29任美国
1925年3月4日,卡尔文·柯立芝在华盛顿特区正式连任美国总统。 对内方面,柯立芝总统延续上一任期的低税收、高关税一类的政策,不过上一任期内遗留的治安堪忧等问题,也未能在这一任期内得到解决;美国这一时期推出了《麦克纳利-豪根农田救济法案》,旨在保护美国农产品不受欧洲产品冲击,但是遭到柯立芝总统两次否定,因为他坚...
《大成之道》有提及, 美国第30任总统柯立芝以其独特的“无为而治”理念和轻税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造就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他坚信政府应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力量自由发挥。同时,他实施了减税政策,通过降低税率来刺激经济,这一举措极大地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释放了经济活力,使得新事物、新产业得...
作为1928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同台竞争对手,民主党人阿尔·史密斯是反照柯立芝的另一面镜子。不同于胡佛的...
但其实还有另一种模式,一个总统可以通过尽可能少作为来实现无为而治,其中一位就是卡尔文·柯立芝。他在沃伦·哈丁突然逝世后接任,从他 1923 年上任到 1929 年卸任的那段时间,柯立芝践行了一种简单有力的哲学:少作为。 柯立芝是我们时代伟大的节制者。
卡尔文·柯立芝是美国第30任总统,生于佛蒙特州,父亲是一位村庄店主、州议会议员,母亲在他12岁时去世。柯立芝从阿默斯特学院毕业后参加政治活动,职业是律师。1905年,柯立芝与格雷丝·安娜·古德林结婚,生有二子。 已关注关注重播分享赞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切换到竖屏全屏退...
1924年,由美国众议员霍默·斯奈德提出的《印第安人公民权法案》,经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签署,并经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审议通过。该法案规定:“所有在美国领土范围内出生的非公民印第安人,均应被宣布为美国公民。但给予印第安人公民权,不得以任何方式损害或影响印第安人对部落或其他财产的权利。”这标志着,长久以来关于美...
图为哈定、柯立芝夫妇。1923年8月2日,哈定总统在任其内突然病逝,柯立芝随即替补为总统。 在副总统任期,柯立芝基本没有公事可做,经常和妻子出席一些社交聚会,而柯立芝沉默寡言的性格,使得他获得了“沉默的卡尔”的绰号。一个可能是杜撰的故事在美国上层流传:女诗人桃乐茜帕克在一次晚宴中坐在柯立芝身边,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