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尿排毒 柞树皮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能够促进体内多余水分和毒素的排出,对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2、收敛止血 鞣质是柞树皮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良好的收敛作用。当人体出现出血情况时,如鼻出血、创伤出血等,使用柞树皮可以快速止血,减少出血量。 3、清热解毒 柞树皮富含鞣质、黄酮类化合物等...
柞树皮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壳斗科植物蒙栎的树皮。春、秋季采,刮去外层粗皮,晒干或煅灰。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30m。树皮暗灰色,纵深裂;幼枝平滑具棱,无毛,紫褐色。叶互生,多集生于小枝顶端;叶柄长2-5mm,无毛;叶片例卵形至长椭圆状例卵形,长7-19cm,宽4-1O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窄圆形或耳形,边...
①治痢疾,肠炎,腹泻:柞树皮五钱。水煎,日服三次。 ②治黄疸:柞树皮,煅炭研末。每次二钱,日服三次。 ③治痔疮:鲜柞树皮捣烂,敷患处。(功用主治以下出《吉林中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治疗小儿腹泻:取柞树皮3两洗净切碎,加水4000毫升,煎成1000毫升,用此煎液泡脚,每次半小时。病重者,口服煎液20毫升,每日2...
柞树皮在临床研究中被应用于腹泻的治疗,疗效显著。针对小儿腹泻,取90克洗净的柞树皮,加入4000毫升水煎煮,浓缩至1000毫升。用此煎液泡脚,每次半小时,严重者可口服煎液,每日2-3次,治疗200例患者,痊愈和好转的病例占比高达96.5%。对于感染性腹泻,新鲜柞树皮(或干皮100克)与2000毫升水一起煮沸...
什么是柞树皮? 味微苦、涩;性平。 1.《 全国中草药汇编》:“微苦、涩,平。” 2.《长白山植物药志》:“微苦、涩,寒。”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 痢疾; 肠炎; 小儿消化不良;气管炎; 黄疸;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捣。
柞树皮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痢疾;肠炎;小儿消袋子化不良;气管炎;黄疸;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捣。 附方 ①治痢疾,肠炎,腹泻:柞树皮五钱。水煎,日服三次。②治黄疸:柞树皮,煅炭研末。每次二钱,日服三次。③...
柞树皮 【拼音名】Zhà Shù Pí 【别名】柞树、橡子树、青风栎、小叶槲树 【来源】壳斗科栎属植物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的树皮,其叶也入药。春季剥皮,刮去外面粗皮,晒干生用或煅炭用;夏秋采叶,晒干备用。 【性味】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
【功效与作用】柞树皮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痢疾、肠炎、小儿消化不良、气管炎、黄疸、痔疮等疾病。 【临床应用】近年来,柞树皮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用于治疗小儿腹泻,可煎水泡脚或口服煎液;治疗阿米巴痢疾,可煎水服用或灌肠。
植物形态详"柞树皮"条。 【功用主治】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痈肿,痔疮。 《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痈疽肿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 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选方】治痔疮:柞树叶一两,捣敷患处。(《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将柞树叶制成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