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一词起源于阿尔泰语,意思是聪敏、贤明和礼义、法则。柔然国每年要向北魏进贡许多牲畜和名贵动物的皮毛。柔然汗国正式建国是在北魏天兴五年,即公元402年,社仑建号为丘豆伐可汗。柔然汗国是一个雄踞大漠南北、流沙东西的强大游牧奴隶制国家,国家前后共经历了十九位君王,持续152年。 柔然的政治制度与中原王朝的...
公元448年,北魏再次发动西征,柔然国疲于应付,屡屡被打败,尽管最终粉碎了北魏的进攻,但国力大受影响,国家进一步走向衰落。 公元487年,原属柔然的敕勒副伏罗部阿伏至罗率10余万落西迁,脱离柔然的统治,建立高车国,标志着柔然彻底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并且此后开始受到其他国家的大举进攻。💥 内讧与灭亡: 公元6世纪初...
柔然立汗国以来的制度,除立军法,学习中原立法,初具规模以外,总的说来,与中原比较,其“国政精简”。魏和平五年(464),可汗予成开始用汉字建年号。 6世纪20年代,可汗阿那汗又仿北魏制度,建立一些官号。柔然族原信萨满教,以后曾传入佛教,北魏僧人法爱作过柔然的国师。柔然汗国与东方的北燕和西方的后秦和亲...
首先,柔然国确实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在四十多集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那就是李常茹曾经诬陷李未央说她称柔然古国为“蠕蠕国”,这让柔然公主很是生气,不过在历史中,柔然国的确被称作“蠕蠕国”。 蠕蠕国呢的位置在这个北魏的北方,处于野蛮的部落状态。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蠕蠕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柔然国它的本家其实也...
柔然国存在于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中叶,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部落之后崛起成为一个部落制汗国。柔然的主要游牧范围涵盖了现今蒙古国全境以及俄罗斯联邦的贝加尔湖地区。其西部边界可达阿尔泰山西麓,东部边界至额尔古纳河西岸,核心区域位于今蒙古国境内。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在北朝...
在中国历史上,柔然古国是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享国达到152年。那么,柔然古国灭亡后,后裔去哪了?可能很多人想不到,很多人居住在今日的意大利! 柔然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首《敕勒歌》,描述了阴山脚下...
南北朝柔然国为何被称为“蠕蠕”? 导读:柔然,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之一,与其并存的还有敕勒。当时,正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当时有称柔然为蠕蠕,这是为何呢?蠕蠕代表着什么意思?
柔然主要游牧范围大体为今蒙液散古国全境、俄罗斯联邦贝加尔湖地区,西面可达阿尔泰山西麓,东面至额尔古纳河西岸地区,核心区在今蒙古国,有时汗国向西势力可达古代西域即今中亚和中国新疆,向南势力可达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一带。柔然起源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北朝的碑志、杂曲中,往往泛...
公元555年,突厥率军攻打西部柔然,邓叔子率部投入西魏。西魏虽优遇邓叔子,但突厥使臣一再逼迫,西魏无奈之下,只得将邓叔子等3000余人交于突厥,后3000人被残杀于长安青门外。柔然汗国灭。柔然国灭亡后,有部分柔然人得以逃亡。他们从此迁居内地,通过杂居共处,互通婚姻等途径,大多先融合于鲜卑,最终被同化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