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志愿者,争当排头兵 走进枫香溪镇枫溪社区500亩坝区,可以看见一派繁忙的景象,党员志愿者与工人们正驾驶着现代化耕作机器在犁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枫溪社区党支部为了提高500亩坝区产业发展质量,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印江县对接引进一家羊肚菌种植企业,计划种植羊肚菌300...
经过前期的环境布局改造升级,设施设备优化完善,人员结构合理配备,8月24日,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枫香溪分院中医馆正式投用开诊。枫香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曾录军为开诊仪式致辞,县卫健局副局长沈微,县民族中医院院长张永红参加开诊仪式并讲话,仪式由枫香溪镇副镇长文东主持。 曾录军在致辞中向县卫健系统大力...
茶园泛绿波,桃李挂枝头。立夏时节,地处黔东北的德江县枫香溪镇一派盎然生机,在红色革命精神的浸润下,当地干部群众正追赶潮头,大力发展富民产业谱写幸福生活新篇章。1934年,枫香溪这片热土迎来了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通过召开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枫香溪)会议,成立了黔东革命根据地,有力...
一九三四年六月十九日,红三军到达沿河县第五区的枫香溪①(现属德江),立即安排了驻地,司令部驻王焕恩、王焕奎的院内,军直机关驻新街、老街坨。当时,红三军只有七、九两师,七师驻枫香溪铺,九师驻龙塘。 湘鄂西中央分局枫香溪会议旧址 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就在红三军到达枫香溪的当日晚召开。出席枫香溪会议的...
“一定要把枫铺村建设得更好!”2017年6月,我响应组织号召,到德江县枫香溪镇枫铺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三年多,当初向群众许下的承诺我用行动一一兑现。枫铺村青菜丰收,群众到基地务工。枫铺村辖8个村民组,是一个两千余人的大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产力落后,2014年,被划分为一类贫困村。 “...
德江县举行纪念枫香溪会议召开85周年文艺活动 6月19日,纪念枫香溪会议召开85周年文艺活动在枫香溪会议会址纪念馆举行。活动以“发扬老区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通过举办此次纪念活动,进一步加强枫香溪会议会址的保护力度,提升会址的展陈水平,进一步推介发挥红色旅游优势资源,集聚各方力量,社会资源优势...
沿河红色印记 | 廖汉生:谈枫香溪会议 栏目语 1934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军(原红二军团缩编)挺进沿河,与各族人民团结战斗,把沿河变成红色革命的热土,开辟了云贵高原第一块红色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云贵高原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又称“联县政府”。在开创和建设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印江自治县木黄镇、德江县枫香溪镇——传承红色精神 聚力绿色发展 2月7日,走进印江自治县木黄镇五甲村,记者被村口路旁一棵挺拔的古柏吸引。五甲村支书徐黎明介绍:“这是‘会师柏’,80多年前红二、红六军团就在树下胜利会师。”会师柏 80多年的岁月峥嵘,古柏已成长为参天大树,枝...
“以前,这座桥是枫香溪古镇通往长征村的必经之路。当年,红三军第九师就驻扎在长征村,每天都要从桥上过路。现在,就只有附近几户村民做农活从桥上过,大家都是从上面新修的公路大桥通行。”枫香溪镇原文化站负责人吕文兴说。 一块块青石搭建的拱桥,承起了红军过往的脚步,让革命的精神延续到今天。
00:00/00:00 【四新四化蹲点采访】德江县枫香溪镇:擦亮红色底色 促产业发展 天眼新闻2021.12.08 09:0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