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足类一般生活在海洋或淡水、半咸水中,身体由16~17个体节组成,但通常不超过11节,有发达的第一触角和躯干肢六对。而枝角类呢,大多生活在淡水里,身体左右侧扁,分节不明显,有一块由两片合成的甲壳包在身体两侧,头部还有显著的黑色复眼呢。简单来说,就是桡足类和枝角类在生活环境、身体结构上都有一定的区别。
枝角类桡足类的食性 枝角类、桡足类根据摄食方式可分为枝角类滤食性和枝角类捕食性,它们均以菌和藻为食。淡水枝角类主要滤食水中的细菌、单胞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我们平时投入的光合菌、EM菌等都可能成为浮游动物的饵料;捕食性枝角类...
据研究显示,枝角类的蛋白质含量可达30-70%,且氨基酸种类齐全,使得它们在水产养殖中成为重要的饲料来源。在100倍的显微镜下,我们可以观察到水溞正在繁衍后代的景象。与此同时,另一类与枝角类截然不同的生物——桡足类,却在海水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某些特定的海区,浮游生物的种群中,桡足类甚至占据了高达70...
1.外形区别:桡足类:外形扁平,头部前端有一对触角和一对眼睛,有一对鳃裂,腹面有足,通常有一个圆锥形的壳。枝角类:外形多样,壳形也多样,有的壳呈螺旋形,有的壳呈圆形或扁平形,有的没有壳。头部通常有一对触角和一对眼睛,腹面有足或吸盘。2.生物学特征区别:桡足类:体内有一个心脏...
桡足类:桡足类能提高海水鱼幼体的成活率和促进生长: (1)桡足类是鱼虾蟹的天然饵料,摄食桡足类无节幼体能刺激或诱发其开口阶段的摄食反应; (2)海水幼鱼对其他生物饵料的利用率比较低; (3)桡足类的营养与其他生物饵料相比,营养价值高、能满足鱼虾幼体的生长要求。 枝角类: (1)作为水产经济动物的幼体饵料; ...
总的来说,枝角类和桡足类在生活环境和形态上存在一些差异。枝角类主要生活在淡水中,而桡足类主要生活在海水中;并且桡足类的种类更加丰富,包含了30多种生物,而枝角类目前国内成功培养的种类只有13种。1. 生活环境:枝角类主要生活在淡水中,而桡足类主要生活在海水中。2. 种类数量:桡足类的...
百度试题 题目各列举3种能大量培养的枝角类与桡足类。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枝角类:多刺裸腹溞、蒙古裸腹溞、僧(seng)帽溞、鸟喙(hui)尖头溞; 桡足类:中华哲水蚤、墨氏胸刺水蚤、小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反馈 收藏
轮虫-枝角类-桡足类 ——— 作者: ——— 日期: 轮虫 一、主要特点 1.具有纤毛环的头冠 2有内涵咀嚼器的咀嚼囊 3内附有焰茎球的原肾管 二、形态结构 外部构造头:头冠(轮盘)纤毛环、纤毛带、纤毛沟、前棘刺。 躯干部:角质膜,平滑或具有颗粒,兜甲,常有附属肢、棘刺等结构。 足:帮助游泳和爬行,能自由...
大致可分为:轮虫类,枝角类,桡足类这三种在水域里尤为突出。 轮虫: 轮虫,是轮形动物门的一群小形多细胞动物。一般体长100-300μm。多数轮虫身体由头、躯干和足三部分组成(有的无足,在前端有纤毛,形似转轮而得名。分布广,多数自由生活,有寄生的,有个体也有群体。废水生物处理中的轮虫为自由生活的。身体为长...
百度试题 题目由于仔鱼有限的消化能力,目前幼体的饵料仍主要以活饵料为主,主要由()、()(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幼体。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单胞藻类;浮游动物;卤虫;其它无脊椎动物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