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梢斑螟 学名:Dioryctria mendacella Staudinger。又称油松球果螟。鳞翅目,螟蛾科。成虫体长10~13毫米, 翅展约26毫米。前翅赤褐色, 近翅基有一灰色短横线, 内、外横线呈波状银灰色纹,两横线间为暗赤褐色,但近翅前后缘处呈浅灰色云斑,中室端部有一新月形白斑,缘毛灰褐色。后翅浅灰色,外缘暗褐色。(见...
松果梢斑螟的寄主植物 主要寄主 松果梢斑螟主要寄主为松树,包括黄山松、黑松、马尾松等。次要寄主 除松树外,松果梢斑螟还可寄生于一些其他植物,如杨树、柳树、栎树等。松果梢斑螟的防治意义 保护森林资源 松果梢斑螟是一种重要的森林害虫,对松树资源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防治该虫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
松果梢斑螟1年1代,其幼虫具有转移危害习性当原寄生组织营养物质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时,便会吐丝随风飘荡或爬行转移危害其他组织。越冬幼虫转移危害期与成虫产卵期,松果梢斑螟危害红松球果,而越冬幼虫转移危害期与幼虫转移越冬期,其危害红松松塔果痕下面2年生枝。严重影响下一年红松生长及果实数量。 危害红松果实图片 ...
下一步,太原市国有林场将继续加强各种林草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特别是针对松果梢斑螟,进一步摸清生理习性、危害规律,掌握防控时机,积极应对处置;进一步邀请专家指导,精准有效防治;坚持安全防控,委派专人全程监督,避免造成次生灾害;在此基础上,继续强化防治措施,在不同时段...
今年以来,为做好松果梢斑螟的防控工作,掌握松果梢斑螟生活史,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资源损失,太原市借助中国人寿财险捐赠松果梢斑螟诱捕器的有利契机,抓住成虫羽化的关键期,加大诱捕器投放力度,全面加强松果梢斑螟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 目前,正值松果梢斑螟成虫羽化的...
可以达到生态平衡,减少化学防治的依赖。在化学防治方面,最佳时机是越冬幼虫转移到雄花序时期。此时,可使用80%敌敌畏乳油或90%敌百虫晶体、50%辛硫磷乳油,按照1000-1500倍的稀释比例喷洒,以消灭害虫。综上,通过综合运用这些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松果梢斑螟的发生,保护林木的健康生长。
最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已经针对果梢斑螟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治,但技术应用方仍旧有待改进。基于此,文章对红松母树林松果梢斑螟防治技术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红松母树林;松果梢斑螟;防治技术 全球经济化影响下,林木资源储备量不断下降,其中红松所受影响最为严重。病虫害带来的威胁不仅影响了红...
1.2红松果虫害分析 2梢斑螟病的主要害虫生长习性 3红松球果梢斑螟病防治技术 3.1化学防治 2年生球果的喷护应在母球果出现后20天内进行 3.2防治药剂及应用方法 3.3烟雾控制方法 3.4生物控制方法 3.5人工合成信息素进行控制 4结论 正文 摘要:红松是寒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的主要树种,是一种珍贵的木 材。近年来,红松...
松果梢斑螟是一种年发生一代的昆虫,其生活周期独特。幼虫期主要在受害的球果或当年新生嫩梢内度过,以拉网的方式越冬。春季,大约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并继续取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它们会转移到雄花序进行危害,随后转向嫩梢和2年生球果进行侵害。受损的球果在基部会出现大而圆的蛀孔,孔周...
为有效防止果梢斑螟发生蔓延,保护红松母树林林木健康生长、提高红松种子结实率、增加产量、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沾河林业局有限公司将在6月15日至6月30日期间使用飞机对坤得气林场施业区的37、38、39、40、41、42、46、47、48、55、56、57、66、67林班(红松母树林)喷雾撒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