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州,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1]。 7张 他自幼喜爱绘画,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念的倡导者、代表人物,擅长描绘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有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
林风眠在今天的植物园-竹园(仁寿山公园)自己设计,建造了一栋西式别墅,清水砖房,灰色调,跟主人一样朴实宁静。室内装饰,几乎大都出自林风眠之手:“天花板上的挂灯,仅仅是由一片毛玻璃放在两根方木条上组成的,上面挂了盏普通的灯泡,玻璃上林先生亲笔描绘的图案,经济化艺术化”,“地下铺着一张地毯,是林太...
林风眠作为东方的画者,进入近现代的中国,西画东渐已经完全的展开,而且相当的猛烈,这个感觉往往就是民国的一些画人的作品中,林风眠不过是其中一员大将罢了,由于四九年的社会情势的变化,林风眠绘制作品,基本上是私密状态,似乎回到画春宫画的情形地步,当然不仅仅是他的彩墨人体作品,着衣的,静物的,花卉的,莲塘的,皆在私...
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现代艺术之路:林风眠与吴冠中绘画作品展”展出的林风眠作品中,仕女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踏入一楼展厅,右侧右手边首先看到的就是9幅并置的仕女画——它们是艺术家分别创作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作品。这个并置,可谓意味深长。通过比较和对比,让我们看到艺术家艺术表现力差异的...
林风眠《双鹭》32x32厘米 中国画 1960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暮色阴雨之中,双鹜疾飞过苇荡。林风眠以浓墨横扫,阴云密布的天空占据画面三分之二的面积,墨色深浅而造成的肌理变化,形成乌云翻滚、疾风暮雨的效果。前景中墨色的芦苇以迅疾锐利的线条勾绘,衬于深暗的背景之上,剪影般地顺风偃抑,...
1950年代,林风眠从杭州艺专卸职,转归上海隐居,但居住在西湖之畔平静美好的记忆通过艺术家的画笔再现于世人眼前。这个时期以西湖为母题的风景画系列是“林风眠格体”成熟期的代表性作品,均始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村舍》中国画 67×66厘米 1950年代 上海中国画院藏 1953年,林风眠到苏州天平山游览,这次游览...
林风眠,1900.11.22~1991.8.12,原名凤鸣,广东梅县人,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林风眠早年创作以油画为主,兼画水墨山水、花鸟等,30年代后,致力于变革传统绘画的探索。历经多年,探索出一条东西融合的道路。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培养了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一代蜚声中外的...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林风眠始终坚守在艺术阵地上,用画笔记录下时代的风云变幻。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既有中国传统水墨的韵味,又融入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元素。代表作《鹭》、《柏林之醉》、《暴风雨后》、《摸索》等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在林风眠的艺术生涯中,他从未停止探索和创新。1951年,他创作了《单刀赴会》、《霸王...
澎湃新闻获悉,林风眠研究专家徐宗帅及其夫人近日将他们收藏多年的林风眠画作及夏承焘,沙孟海书法作品无偿捐赠给位于西子湖畔的浙江美术馆。其中六件林风眠作品分别为《睡莲》《风景》《仕女》《静物》《花卉》和 《故乡》,均是林风眠艺术生涯的精品力作,真实展现了艺术家独特的探索和成熟的艺术风格。这六件林风眠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