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述庆墓位于福州市郊区亭江镇闽安溪头顶,背靠棋盘山,面向闽安镇,左为滔滔东去闽江,右有千年唐代迥龙桥。墓室主人 林述庆,字颂亭,又作松亭,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光绪七年(1881年)生。父林耀源,在马江海战中牺牲。林述庆因家境贫寒,没读多少书,即入营当兵。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选进福建武备...
南京光复战役中,林述庆亲率镇军敢死队突破朝阳门,却在胜利后遭遇同盟军倒戈。历史档案记载,当时浙军朱瑞部突然调转枪口,迫使这位"江宁临时都督"连夜渡江北撤。这段被刻意掩盖的兄弟阋墙事件,在墓前林森撰写的生平碑文中仅以"嗣后被推为临淮总司令"一笔带过。墓室后方护墙上的巨型"福"字暗藏玄机,与两侧"...
历史知识> 林述庆 清末民初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字颂亭。福建武备学堂肄业。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南京任新军管带。曾参加福建学生会。宣统元年(1909)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举兵光复镇江,任军政分府都督,旋率军会攻南京。首先入城,以临时江宁都督名义出示安民。后任北伐临淮总司令,反对同袁世凯议和。1912年下野。后...
全文 高级检索 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林述庆 图 字:颂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闽侯 出生日期:1881年 逝世日期:1913年4月16日 职业:革命家
林述庆故居在福州市亭江闽安镇西山大埕里,林述庆出生于此。林述庆故居在福州市亭江闽安镇西山大埕里,林述庆出生于此。故居面向东北,土木结构,风火墙建筑形式,面宽11.1米,进深4.1米。面宽3间,有前后大厅、左右厢房、天井、披榭和后院空埕,是典型的“四扇三”建筑,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系林述庆出生及青少年...
林述庆(1881-1913),字颂亭,福建省闽侯人,中华民国总统府顾问、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林述庆在1902年被选拔入福建武备学堂学习,其间与林森等创建革命团体“福建学生会”。1905年,毕业后进入驻扎在南京的南洋新军第九镇三十三标任队官,1906年担任三十三标三营管带、二营管带,在标统赵声的影响下倾向...
民国上将林述庆墓坐落在闽安镇溪头顶,墓坐北向南,如意形,三合土夯筑,面宽8.9米,纵深22米,四层墓埕,四周用花岗石叠砌护墙。墓室封土前立花岗石碑,碑高1.66米、宽0.83米、厚0.16米,碑面阴刻:“东越,陆军上将林都督颂亭公、德配陈夫人、长男定南公、次男宣南公、次媳夫人寿域,民国乙卯年。”墓碑两旁分立围屏,...
林述庆,民主革命党人。北洋陆军上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1881年出生于福建闽侯的一个贫苦家庭,从小务农。光绪二十八年,林述庆入福建武备学堂,开始接受反清思想。翌年,加入革命团体——福建学生联合会为骨干分子。毕业后,任闽江口长门练营督操员,不久,升为常备军帮带。光绪三十二年春,林述庆赴...
武昌起义后,三十六标调至镇江与十五标会合,林述庆许崇灏等来镇江后,就经常与新军中的中下级军官联系,宣传革命,扩大革命力量。林述庆并于10月17日至上海同盟会中部总会联系,发动镇江起义。林到上海后,住在泰安栈旅社,当晚至三山会馆见到同盟会中部总会的财务负责人潘祖彝(训初),询问武昌起义情况并研究了镇江起义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