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素与林绍璋亲近而不忿洪仁来居上,1858年天王重设五军主将时,就是升任后军主将副掌率的他保奏林绍璋才堪复用,使其得以返京参与朝务。但李秀成也在被俘后称林绍璋“无大本领”,并将湘潭大败列为“天朝十误”之一,可见忠王还是较为公私分明的。1864年春,太平天国已至最后时刻,似乎是要呼应当年六合城...
毫无作战经验的林绍璋,因深受东王杨秀清的赏识,竟被指派为西征军的前敌总指挥。随后,太平军主力经武昌沿水路进发,连克岳州、靖港。1854年4月24日,林绍璋独领两万精锐,取道宁乡,占据湘潭。而石祥祯则率所部屯兵靖港。两军分居南北,对长沙形成合围之势。但林绍璋在湘潭立足未稳,便遭遇到了湘军塔齐布的猛攻...
还有一次,林绍璋想学着兵书上说的"声东击西",结果自己的军队却在半路迷了方向,被塔齐布抓了个正着。"这位林将军,打仗就跟玩泥巴似的!"后来投降的太平军将士这样形容道。每次布阵,林绍璋总是把大队人马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完全不懂得用兵之道。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一次林绍璋看到湘军追来,竟然带着残...
什么原因让林绍璋败得如此惨烈?小佛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湘军进攻湘潭的阵容是十分庞大的,湘军悍将塔齐布、周凤山率湘军步兵精锐一千三百余人奔赴湘潭,同时调派训导江忠淑、都司李辅朝、守备张正扬等率军近三千前往增援,调彭玉麟、杨载福带着五个营的水师配合步兵作战。湘军的步兵和水师精锐都齐聚湘潭了,人数...
从个体境遇来讲,林绍璋是幸运的,在太平天国每次处在危急存亡关头,都有其他人主动站出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林只需要默默配合、最后跟着沾光即可,这也是他能够“官运亨通”的秘诀。但是,当像林绍璋这样官运亨通的人越来越普遍时,太平天国也就走到了他的终点。
真正和洋人有深入接触的,就是在太平太过后期的洪仁政期间,以洪仁李秀成和林绍璋为最。林绍璋接触洋人,除了政务,还对西方文化科技知识感兴趣,可以说他是太平天国阵营中对西方科技最为热衷的,比李秀成都要广泛。洋人对他的评价是“具有新眼光、肯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有心人。”4 其实,自从定鼎天京(金陵)...
换句话来说,林家是“南王系”冯云山的人,而林绍璋更只是一个无名的“散卒”,太平军中的一名普通的圣兵而已。按照正常发展,林绍璋是没有出头之日的。因为那时候杨秀清的“东王系”可是占有绝对优势的,算是一家独大。转机在南王冯云山在全州蓑衣渡被袭重伤而亡。“南王系”一干人等被编入前锋营,说白...
然而绍璋非统军之人,其军事能力还逊乃兄林风祥,正是杨秀清错认林绍璋,由他指挥的西征大军在湘潭一役七日十连败,从而导致太平军的西征的彻底失败。由于太平军西征顺利,东王杨秀清为了迅速扩大战果,占领湖南省会长沙,他于1854年2月命春官又副丞相率兵两万直取长沙。绍璋一路进展顺利,不数日就力克了湘潭城。
湘潭战役是林绍璋军事生涯的滑铁卢。他率领两万太平军进攻湘潭,却遭遇了湘军的顽强抵抗。由于城防尚未完工,太平军仓促应战,四日内连败数场。林绍璋被塔齐布、彭玉麟等湘军名将狂虐得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只得率领残部仓皇北逃。这场惨败让太平军在湖南的形势急转直下,成为了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湘潭大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