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白县霞洞乡的“番薯林公庙”,是为纪念林怀兰和守隘关将而建。据广东《电白县志》记载:广东吴川县中医林怀兰,医术高明,经常到交趾国(今越南)行医,并为守关将领治病。明万历年间,他将薯种带回电白县栽种。按当时交趾国法令,外运薯种要处死刑,关将为感谢林怀兰救命之恩,把林放过关,而...
林怀兰吃了,觉得味道不错,心里一个小九九飘过,就要了一个生的,吃了半截,剩下半截揣兜里想带回家。 但是,越南是禁止红薯外传的,所以被关将发现的时候,林怀兰求之再三,关将感恩于他曾治好自己的病,于是说:放了你吧,是不忠,但是你救了我,不放你是我不义。 关将放了他,踊身一跃,跳海而死,林怀兰就这样把红...
现在新坡街老人都能证实林怀兰原居住的地方是一片番薯地。人们称林怀兰为番薯王,他墓所在地便叫番薯王岭。林怀兰墓是一座灰浆坟,高坟手,大拜台,立有墓碑,说明生卒年月,占地约50平方米。1964年因建盲人院,墓被毁,墓碑亦不知所终。住在这里的人,对番薯王墓及番薯园耳熟能详,...
林怀兰,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生于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梅菉镇。明万历年间,他由越南带回番薯种,遍种于粤,使当地不再忧虑凶旱。泥塑《吴川历史文化名人——林怀兰》生动地再现了林怀兰的形象,展现了他对中国番薯种植业的贡献。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编印的《辞源》中,详细解释了“番薯”一词的来源:其...
最终,林怀兰带上这半截植物,回到家乡,并种植成功,这种植物就是番薯。明朝末年经常发生自然灾害,造成大面积的灾荒,百姓饿死者无数。番薯引种到中国后,逐渐发挥了他的奇效,除了果实可以食用,甚至其藤叶也可充饥。由于番薯的这些特性,很快被全国范围内种植,至少有上亿人因此避免灾祸,这个数字一点不夸张,根据...
源自怀兰之力。1956年,电白番薯林公庙被拆除。林怀兰墓原位于梅菉麻坡(同德路),1964年因兴建梅菉盲老院,坟墓已被挖掘,墓碑亦难寻觅。现今梅菉辖内的围兰埇(怀兰积埇)即是当年林怀兰生活的地方,怀兰埇内曾有上下两村,居住的多为林怀兰后裔。1951年,所有住户迁至上村,下村则已被江水侵蚀。
“番薯王”林怀兰的故事,在电白霞洞可谓家喻户晓。《电白县志》记载:“霞洞乡有番薯林公庙,副榜崔腾云率乡人建立。相传番薯出交趾。”林怀兰,被誉为“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明朝万历年间从越南将半节生番薯种从国外带回霞洞种植,并由此传遍全国各地。林怀兰为粤西吴川人士,其外公为电白霞洞人,他自小在外公家...
商标名称 林怀兰 国际分类 第31类-饲料种籽 商标状态 商标注册申请 申请/注册号 17329986 申请日期 2015-07-01 申请人名称(中文) 茂名市富绅雨具有限公司 申请人名称(英文) - 申请人地址(中文)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霞洞镇南屏街 申请人地址(英文) - 初审公告期号 - 初审公告日期 - 注册公告期号 - 注册公告...
林怀兰,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梅菉镇人,于明万历年间由越南将番薯种带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