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沉淀结合质谱发现v-ATP酶乙酰化最常见,添加抑制去乙酰酶的烟酰胺和曲古抑素A,阻止了 LCA 介导的 AMPK 激活,表明去乙酰化是 LCA 的一种可能作用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确定了关键氨基酸残基,这些数据表明LCA对V1E1的去乙酰化通过溶酶...
10月10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院士、邓贤明教授团队宣布,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AMPK激活剂——Aldometanib(“辟谷精”)[1]。不同于以往激活剂,“辟谷精”是合作团队耗时六年,综合抗衰领域最经典干预措施卡路里限制,以及林圣彩院士组近年发现的全新AMPK激活通路,独家开发的新型激活剂。该突破性成果发表于权威...
2024年12月18日,相关工作分别以“Lithocholic acid phenocopies anti-ageing effects of calorie restriction”和“Lithocholic acid binds TULP3 to activate sirturins and AMPK to slow down ageing”为题,以两篇Article的篇幅,于2024年12月18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厦门大学张宸崧教授为两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林圣彩院士与邓贤明教授合作,经过六年的努力,结合了辟谷、卡路里限制等生理条件下,基于林圣彩课题组近年来开辟的机体内AMPK激活的全新通路,开发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众多制药大厂研发思路的AMPK激活剂—— “Aldometanib”,中文意译为“辟谷精”(图1),并十分有望借此实现人类健康长寿的梦想。...
2022 年 10 月 10 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院士、邓贤明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aldolase inhibitor aldometanib mimics glucose starvation to activate lysosomal AMPK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林圣彩院士与邓贤明教授合作,经过六年的努力,结合了辟谷、卡路里限制等生理条件下,基于林圣彩课题组近年来开辟的机体内AMPK激活的全新通路,开发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众多制药大厂研发思路的AMPK激活剂——“Aldometanib”,中文意译为“辟谷精”(图1),并十分有望借此实现人类健康长寿的梦想。文章于202...
1. 血清中的代谢物可激活AMPK 研究人员推断,卡路里限制后发生变化的血清代谢物也许能够诱导有益作用。在接受卡路里限制4个月后,小鼠血清(CR血清)足以激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HKE293T细胞及原代肝细胞和肌细胞中的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AMPK被认为是关键分子,介导卡路里限制的有益作用。给自由饮食的小鼠灌注CR...
2022年10月10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院士、邓贤明教授团队合作,在 Nature Metabolism 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aldolase inhibitor aldometanib mimics glucose starvation to activate lysosomal AMPK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AMPK激活剂——Aldometanib(辟谷精),通过阻断醛缩酶(Aldolase)与果糖-1,6-二...
△ 二甲双胍激活AMPK机制 “不走寻常路的‘哲学型’科学家”“林老师是一个具有哲学气质的科学家。”博士生瞿琦已经在林圣彩的实验室工作了六年,在他的印象中,林圣彩并不拘泥于教授做实验的细节,更多的是启发学生的科研思维。“比如林老师经常会对我们说‘葡萄糖不是葡萄糖’,在老师的研究中,葡萄糖不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