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林同骥(1918年12月12日-1993年7月29日),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福清,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1942年林同骥从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后在重庆市南川第二飞机制造厂从事发动机的修理和检验工作;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英国,先在英国卜力司土飞机制造厂做了半年实习工程师,...
林同骥(1918年12月12日—1993年7月29日),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福州,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流体力学家。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暂冲式超声速风洞。主持领导了中远程导弹气动力问题的研究。参与远程导弹端头烧蚀及热应力热匹配问题的...
1974年,远程导弹型号试飞失败,林同骥临危受命,承担并领导再入飞行器的一线试验任务。1975年,林同骥投入到我国第一代洲际导弹的防热研究。1976年,林同骥考察吉林陨石雨,将陨石烧蚀现象与飞行器再入过程的烧蚀效应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沟槽花纹形成机...
1993 - 郑之初,林同骥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基于Fluent的多圆柱体绕流场数值模拟 1993 - 吴应湘,郑之初,林同骥 - 《力学学报》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轻气炮性能计算 1993 - 吴应湘,郑之初,林同骥 - 《兵工学报》 - 被引量: 3 收藏相关文章 跨音速喷管流动的数值模拟 1993 - 唐安民,林同...
林同骥:一位视科研如生命的“锅炉工” 收录于合集#《中国科学院院刊》“复兴路上的科学家精神”图文专栏系列文章8个
林同骥 /Lin Tongji/ 最后更新2024-12-04 浏览374次 (1918-12-12~1993-07-29) 中国流体力学家。 英文名称 Lin Tongji 所属学科 力学
林家祖籍福清市东瀚镇东瀚村。林同骥生于北京宣武下斜街林家大院,1932年夏,进入北京汇文中学读初一。1933年春,长城抗战爆发,林同骥随家人迁往南京,进入金陵中学读书。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林同骥随父迁往重庆,进入重庆沙坪坝的南开中学就读。目睹山河沦陷,林同骥誓言一生报国。勇当新型战机试飞员 抗日战争中...
林同骥(1918年——1993年),著名流体力学家。在稀薄气体力学、高超声速、跨声速空气动力学和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等广泛的领域中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再入飞行器防热、再入物体的表面烧蚀和不可压缩振荡流等方面,为中国航天事业和海洋工程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副主编、主编。1980年 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1982年起,任常务委员。1982—1986年 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83—1991年 任亚洲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副主席。1990年任 中国力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名誉理事。1993年7月29日,林同骥逝世于美国,终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