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济(1906年-1980年11月18日) 林同济,1926年后先后就读清华学校、美国加州大学。1931年起在美国密勒士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史。1934年回国后历任南开大学教授,云南大学教授、文法学院院长。1940年在昆明与人合办《战国策》半月刊。1942年起任复旦大学政经系教授。之后去美国执教,1948年回国任上海海...
林同济(1906-1980),笔名耕青、独及、望沧。福建福州人。“战国策派”主要代表人物,著名莎士比亚研究学者。20岁赴美留学,专攻国际关系和西方文学史,1922年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旋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26年毕业。同年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修国际关系和西方文学史,1928年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伯克利加州大学,次年获硕士学...
林同济的征引对象正是其解读史料时不言自明的论敌。 林同济充分肯定了明太祖的东北经略,但认为成祖朱棣统治时期热河线上的所有卫所全被废弃,兀良哈跨过西拉木伦河导致第一道防线失守,进而占据游牧人和长城之间的无人区过渡地带导致第二道防线失守。明朝的失败就在...
最后,林同济阐述了“虔恪”的理念。他认为,虔恪的核心是在“自我外发现了存在,可以控制时空,也可以包罗自我”。在自我与时空之上,发现了一个无限的绝对体,它伟大、崇高、至善、万能。虔恪就是在“神圣的绝对体面前严肃屏息崇拜”。林同济的文艺思想主要依据尼采的“权力意志”和“超人”哲学,推崇的是“自我”的...
为了解决这一冲突,将民族主义所必须的儒家入世传统、尼采的生命强力意志和道家的精神自由整合在同一个人格之中,林同济将道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道家的原初形态:“叛逆加隐士”。中国人的潜意识中都有道家的反叛和退隐意识,不管他是否真的叛逆还是退隐。“道家信徒之所以隐,是因为他藐视一切;但这种藐视不带痛苦...
1940年林同济与云南大学西南联大的一些教授陈铨雷海宗贺麟为核心人物及何永佶朱光潜费孝通沈从文郭岱西吉人二水丁泽陈碧生沈来秋尹及王讯中洪思齐唐密洪绂童嶲疾风曾昭伦曹卣星客上官碧仃口等26位特约执笔人其中唐密为陈铨的笔名尹及为在何永佶的笔名为了表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态度及积极的入世精神以古代的谋臣或策士...
《国防的意义》是雷海宗 林同济所著作品,出自于《雷海宗 林同济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欧洲各国的形势《欧洲各国的形势》是林同济所著作品,出自于《雷海宗 林同济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出路问题《出路问题》是雷海宗 林同济所著作品,出自于《雷海宗 林同济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可注意的美国未来发展...
一、林同济担任职务:担任平潭综合实验区汇亿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监事,平潭闽豫装修装饰有限公司监事;二、林同济的商业合作伙伴:基于公开数据展示,林同济目前有3个商业合作伙伴,包括林荣桐、林圣霖、苏永旺等。 老板履历 图文概览商业履历 任职全景图 投资、任职的关联公司 股权穿透图 挖掘深层股权结构 商业关系图 一图...
林同济,著名史学家、翻译家、莎士比亚研究家,祖籍东瀚镇东瀚村。 他,1906年3 月3日,降生在福 州市的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 他,从小特别聪颖,每每为亲友所称赞。 他,1922年,年仅16岁就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 他,1926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