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称这里是世界第八大奇迹,7万人耗时近10年削平1200个山头,81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这里就是峭壁上的水利工程红旗渠。林州以前叫林县,县志记载,从1436年到1961年的500多年间,林县曾经发生旱灾100多年次,绝收累计达30年之久,“人相食”“易子而食”这样惊心动魄的字眼有记载的就出现了5次,干旱成...
上世纪60年代,河南省北部山区的林县(今林州市)进行着一个震惊世界的工程。1960年3月6日,经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提议,这一工程被命名为——红旗渠。红旗渠,横跨晋豫两省,总长1500公里,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新中国奇迹”。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上万人,在崇山峻岭之间开凿水渠呢?梦想铸就铁骨,壮志撼动山岳。1959...
俩人一合计决定从全县抽调三百多名青年组成突击队,替换掉目前的民工队伍继续施工,结果引起各种不满和谴责声音,甚至有人一度唱衰红旗渠修不好。 面对此事杨贵则斩钉截铁地说:如果红旗渠不能把水引过来,我就从太行山上跳下来,向林县的百姓谢罪...就这样在县政府的坚持下红旗渠修建工作没有停止。 中央得知杨贵的事情...
而红旗渠的具体体现,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没有资金就自己筹,没有修建的工具就自己造,即便是像攀岩那样,挂在悬崖上去凿壁,林县人民也不再怕的。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则是红旗渠精神的有力保障,这里的团结,不仅仅是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团结,还有人民与干部之间的团结,在红旗渠修建的工地上,谁是干部谁是民工根本就分不...
按照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等人的修渠计划,红旗渠工程以山西境内的平顺县为起点,修建一条总干渠,向南把浊漳河水引入林县境内的分水岭。后续将从分水岭再修三条干渠,把水送入林县境内的三个主要方向。在干渠下,再修支渠、水电站、渡槽等配套工程,最终实现林县的“ ...
1965年4月5日,70多公里的红旗渠总干渠建成通水。在之后的4年时间里,所有的干渠支渠配套工程也全面竣工。当闸门被打开的那一瞬间,浊漳河水奔涌而来,几十万林县百姓跪在水渠边啕嚎大哭!近10年的时间里,他们战天战地,他们与命运死磕,为的是什么?是为了他们自己吗?60岁的老人背起行囊前去修渠,回来的时候...
可是在国内对于“世界第八大奇迹”却有不同考量,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奇迹并非长城也不是兵马俑,而是上世纪60年代由人工开凿而成的红旗渠。 红旗渠诞生之前 红旗渠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所在地为河南省一个叫做林县的地方。这个地方古代称林州,当地的自然条件恶劣,十年九旱灾害频繁。
红旗渠虽然只是个县级工程,但它承载的,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勇敢和智慧,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它可以代表国家,也值得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结语 1957年决定修建红旗渠时,林县领导班子的信心其实并不足。但勤劳勇敢的老百姓,用实际行动一点点克服困难,一点点增加大家的信心。
经过多方的论证和申报,林县人民终于得到了上级的批准,开始了“引漳入林”的工程,也就是后来的红旗渠。1960年2月11日,3.7万名林县人民带着简单的工具,走进了太行山的深处,开始了红旗渠的建设。他们面对的是险峻的山势,恶劣的气候,缺乏的物资,还有无数的困难和危险。他们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条水渠,要...
周恩来总理在谈及红旗渠时称:“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自1969年7月8日,红旗渠全部建成,时光已经过了50年。半个世纪前,林县人绝壁穿石,历时十年修建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彻底结束了当地缺水的历史,也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旗帜插在了太行之巅。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