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众(1907—1987),山东莒县人。著名书法家、著名收藏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被称为“江南颜体第一书”的林伯众与“江南丹青大隐”的董伯、“江南第一竹”的徐石桥并称“江南三一”。
林伯众又在会间成立的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上当选为理事,大家期望他为发展振兴江苏的书法艺术事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年秋,林伯众又与武老和一大批书画界老人应邀出席了江苏省文化厅、省文联、省美协和书协联合召开的全省美术书法金石工作者座谈会。林伯众在会上围绕江苏的传统优势和面临的任务,发表了有很强针对性...
“老老苍苍竹两杆,长年风雨不知寒;好叫直节青云去,任尔时人仰面看。” 这是南京博物院著名文物专家、书画家、全国书画鉴定专家徐石桥先生,在赠予号称“江南颜体第一书”、我的外祖父林伯众先生的一幅画作中的题诗。徐老的题诗以竹为喻,满怀深情地赞扬了外公高尚的人品、书品和他在逆境中不畏强势的凌寒风骨,...
这是南京博物院著名文物专家、书画家、全国书画鉴定专家徐石桥先生,在赠予号称"江南颜体第一书"、我的外祖父林伯众先生的一幅画作中的题诗。徐 著录项 来源 《春秋》 |2010年第6期|16-19|共4页 作者 何秉政; 作者单位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历史; 关键词 入库时间 2024-04-...
“江南颜体第一书”林伯众:兰陵才俊 金陵书家 徐老的题诗以竹为喻,满怀深情地赞扬了外公高尚的人品、书品和他在逆境中不畏强势的凌寒风骨,赞扬了他为人民的事业老骥伏枥、甘做奉献的赤子精神。 三 然而,正当临近耳顺之年的外公就要在书法领域大显身手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的狂涛巨浪揭天掀地般地呼啸而来,一夜...
林伯众与原江苏省委书记柳林、原南京军区政委杜平、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林散之、董伯、史宏贵、徐石桥等多位江苏书界好友,经常互相唱和,鉴赏名家作品、交流书法心得。 林伯众生于1907年11月2日, 6岁入私塾,在私塾读书九年,师从清朝举人王石朋。15岁到临沂山东省立五中学校读书。毕业后,先后到...
“江南丹青大隐”董伯、“江南第一竹”徐石桥与“江南颜体第一书”林伯众并称“江南三一”。三人是七八十年代名震江南的书画好友。“江南丹青大隐”董伯 董伯(1918―2001),1918年出生于江宁湖熟狮子门一带颇有名望的书香门第,被誉为“江南丹青大隐”。受祖父影响,他一生喜爱画作。他12岁随父族居...
林伯众(1907—1987),山东莒县人。著名书法家、著名收藏家。被称为“江南颜体第一书”的林伯众与“江南丹青大隐”的董伯、“江南第一竹”的徐石桥并称“江南三一”。林伯众与著名书法家林散之、武中奇、董伯、徐石桥、史宏贵等多位书界好友,经常互相唱和,鉴赏名家作品、交流书法心得。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中国书法...
对于年长于自己9岁的林散之先生,外公特别仰慕和敬重,这一方面是因为同为林家后人,更重要的是散之老真诚待人的高尚品格深深感染了林伯众,而散之老在学术和技法上的影响和启迪,对进一步提高外公书法作品的艺术含量更是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江南颜体第一书”林伯众:兰陵才俊 金陵书家 徐老的题诗以竹为喻,满怀深情地赞扬了外公高尚的人品、书品和他在逆境中不畏强势的凌寒风骨,赞扬了他为人民的事业老骥伏枥、甘做奉献的赤子精神。 1980年4月,外公出席了江苏省文化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他胸前佩戴着鲜红的代表证章,神情庄重地步入会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