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hěn shí shù liú ] 枕:头枕着。头枕着石头,用流水漱口。指隐居山林。也作“枕流漱石”。 出处 三国·魏·曹操《秋胡行》:“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例句 只如野逸高士,尚解~。近反义词 近义词 枕岩漱流 岩居川观 枕石嗽流 枕流漱石 典故成语...
漱石枕流,汉语成语,拼音是shù shí zhěn liú,旧时指隐居生活。出自《世说新语·排调》。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释义:晋代有个...
枕石漱流 zhěn shí shù liú 枕石:头枕山石;漱流:口漱涧流。头枕山石,口漱涧流。喻指隐居山林的生活。出自《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伏见处士緜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隽生之直,枕石漱流,吟咏缊袍,偃息于仁义之途,恬淡于浩然之域,高概节行,守真不亏,虽古人潜遁,蔑以加旃。”也作“...
近义词 枕流漱石 反义词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解释 旧时指隐居生活。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操《秋胡行》:“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隐居生活 例子 只如野逸高士,尚解枕石漱流。(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 ...
“枕石” 指以山石为枕,“漱流” 指用流水漱口,旧时多用来形容高洁之士的隐居生活,表达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在自然山水中安享宁静、自在的生活状态 【遣词造句】 若有来生,愿做一闲云野鹤,远离尘世喧嚣,择一山水俱佳处,枕石漱流,耕云种月,与自然为伴,同草木为友,看四季更替,享岁月静好,如此,方不负此生。
枕石嗽流,汉语成语,拼音是zhěn shí sòu liú,意思是隐居山林。出自明·唐顺之《送彭通判致仕序》。成语解释 指隐居山林。同“枕石漱流”。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送彭通判致仕序》:“故曰去就有二途而仕隐无两道,苟徒枕石嗽流,嘲弄烟月以为旷达,而曰世与我既相违矣,则余又何敢以此望君,且非君...
成语枕石漱流的意思和解释,用枕石漱流造句及其故事典故求答案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故事典故:《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伏见处士緜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隽生之直,枕石漱流,吟咏缊袍,偃息于仁义之途,恬淡于浩然之域,高概节行,守真不亏,虽古人潜遁,蔑以加旃.”...
【成语】:枕石漱流 【拼音】:zhěn shí sòu liú 【简拼】:zssl 【解释】:旧时指隐居生活。 【出处】:《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伏见处士緜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隽生之直,枕石漱流,吟咏缊袍,偃息于仁义之途,恬淡于浩然之域,高概节行,守真不亏,虽古人潜遁,蔑以加旃。” ...
枕石漱流饮泉。沈吟不决,遂上升天。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三解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正而不谲,辞赋依因。经传所过,西来所传。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彭羕传〉~994~彭羕字永年,广汉人。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