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防水名词解释构造防水是一种通过采取合适的构造形式,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的防水方法。具体来说,构造防水主要是通过设置变形缝、温度缝,以及节点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将水的通路阻断,从而防止水渗透到室内。这些构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的防水性能,保护室内环境,提高居住质量。
1.止水钢板预埋;2.顶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清理;3.顶板后浇带模板支设平整、牢靠;4.后浇混凝土质量;5.后浇混凝土养护;6.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
内防水是将防水层贴在地下室外墙的内表面,其优点是施工方便,便于维修,但防水效果较差,故常用于修缮工程。 地下室地坪的防水构造是先浇筑厚约100 mm的混凝土垫层,再以选定的油毡层数在地坪垫层上做防水层,并在防水层上抹20~30 mm厚的水泥砂浆保护层,以便于上面浇筑钢筋混凝土。为了保证水平防水层包向垂直墙面,地坪...
保温承重一体化的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垂直缝采用结构防水(现浇混凝土)与材料防水(密封胶)结合的两道防水构造。 水平缝采用构造防水(空腔排水槽)与材料防水(密封胶)结合的两道防水。 2、预制外挂墙板 预制外挂墙板:是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按保温功能分为混凝土实心外挂墙...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的超详细施工流程如下:一、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流程 前期准备:在后浇带位置施工完防水附加层,经验收合格后再施工防水层。在后浇带两侧设3mm厚300mm宽止水钢板,钢板U型口朝向迎水面,并确保不同块钢板连接满焊。安装好钢丝网片,并进行隐蔽验收。清理后浇带:清理后浇带内垃圾...
【工艺说明】施工缝、墙面的管根、阴阳角、变形缝等细部薄弱环节,应先做一层加层。将已搅拌好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均匀涂刮在已涂好底胶的基层表面,刮两遍,总厚度为1.2-2.0mm。外墙防水接茬时,应将砖墙拆除两层。底板防水防水卷材错槎接缝 【工艺说明】两幅卷材的搭接长度,长边与短边均...
一级防水构造做法 一级防水构造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基础层:处理好基础基层,保证基层表面坚实、平整,无空鼓、起砂等现象。 2.防水层:采用防水材料(如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防水涂料等)施工,确保防水层完整、均匀、无裂缝。 3.隔离层:在防水层下方设置隔离层,以减少结构层变形、温度变化等对防水层的影响...
(1)顶板底板后浇带防水做法说明:预埋钢板止水带,钢板厚3,宽300,同时钢板U型口朝向迎水面一侧;清理后浇带;后浇带膨胀混凝土浇筑;在后浇带位置设置附加防水层一道,两边须各超出后浇带300以上。 (2)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非超前止水防水节点做法说明: A.预埋钢板止水带竖直安装在板墙厚1/2处,与钢板网焊接固定牢固钢板U型口朝...
建筑中防水是关键 特别是地下室和有变形缝的地方 我们来看看相关的构造层次 地下室外侧,是直接接触土壤的 下雨时,就会有大量雨水的侵袭 最好用防水层将整个地下室都包裹起来 对于底板,混凝土不能直接在土壤上浇筑 于是要先做垫层,然后考虑防水,用卷材做防水层 ...